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污水处理在线>资讯列表>“共筑绿色长三角,协同创新赢未来”丨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金华隆重召开!

企业推荐

更多

“共筑绿色长三角,协同创新赢未来”丨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金华隆重召开!

2025年03月03日 17:24:20 人气: 12951 来源: 金华市环境保护科学产业联合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意义重大。在新征程上,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协会联席会议牢记嘱托,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一体化的崭新篇章。
 
  3月1日,“共筑绿色长三角,协同创新赢未来”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金华隆重举行!大会由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协会联席会议主办,金华市环境保护科学产业联合会和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长三角绿色发展专委会承办,会议举办得到了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和金华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本次大会汇聚了政府领导、院士专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协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环保企业及高校学者代表近150人。金华市环境保护科学产业联合会邹可兴会长主持大会议程。
  大会致辞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王金南;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小青;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协会联席会议首届轮值主席单位——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苏国栋为本次大会致辞,共同为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汇聚力量,携手开创绿色未来!
 
  授牌仪式
  在各方共同努力与推动下,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协会联席会议不断发展壮大,金华市环境保护科学产业联合会、湖州市环保产业协会的加入,为联席会议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苏国栋、江苏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陆继根为金华、湖州协会授牌,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钟亦明、安徽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执行会长王思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生态规建部副部长李程上台见证。
 
  揭牌仪式和聘书颁发
  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协会联席会议生态环境保护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16名委员组成,委员专家来自长三角区域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涉及领域包含低碳、水、土壤、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固废管理等。标准化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该委员会的成立,将为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标准化建设发挥关键作用。上海市、江苏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为团标委揭牌,浙江省、安徽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领导上台见证,并为16位委员专家颁发了聘书。
 
  团标发布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秘书长甘晓明宣布长三角区域团体标准互认名单。这些标准凝聚着众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将为行业发展提供规范和指引。
  交接仪式及轮值主席单位发言
  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协会联席会议主席单位按年度轮值,按照“沪苏浙皖”顺序进行。本次会议举行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苏国栋与江苏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陆继根轮值主席单位交接仪式。同时陆会长作轮值主席单位发言,他表示环保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为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院士专家主旨报告
 
  院士、专家们在本次大会上发表精彩演讲,以战略的思想,广阔的视野,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真知灼见,为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了方向、增添了信心。
  本次会议特邀马军院士带来“城乡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主旨报告。在当前碳中和愿景的大背景下,传统环保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城市排水与工业废水末端治理难题、农村面源污染、城乡营养失衡及城市极端微气候等问题亟待解决。马军院士指出,未来城乡绿色低碳发展需多管齐下,强化前端治理,城市应朝中心城区与卫星城组合方向发展,大力推广城市、村镇及工业领域的前端污水源分离技术,实现减污降碳与资源化利用;同时,马军院士分享了城乡有机废物源头回收利用、城市污水智慧管理系统、工业废水源分离资源化回用与零排放技术、高品质室内环境治理技术等应用成果,通过这些技术研究与实践,加强源头减污降碳与资源回用,推动城乡迈向绿色低碳新征程,助力碳中和目标达成。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修光利教授分享“长三角生态环境标准一体化的现状与路径”报告。修教授介绍了长三角区域标准一体化背景与现状,指出当前地方执行标准差异大,新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缺失,标准管理政策和程序有别,一体化存在挑战。他强调标准决定质量,未来需强化标准引领与质量支撑,加快构建高标准体系。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王华教授分享“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报告。王教授介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历程,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与战略任务,剖析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坚定不移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梁新强教授分享“长三角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需求与建议”报告。梁教授指出,水生态安全是重大战略需求,农业面源仍然是我国流域水体最大污染源,要围绕生态拦截、水产养殖、水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升长三角地区流域面源监测预警能力,加强面源标准制定,助力产业结构升级。
  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匡武所长分享“基于长三角标准一体化要求下的一点思考——以电镀废水排放标准为例”报告。匡所长围绕安徽省电镀废水排放标准,简述了标准制定背景与历程,详细介绍了标准主要内容,分享了标准一体化案例成果,并对标准一体化的后续推进提出了相关建议。他指出,标准的区域协同有助于打破行政壁垒,形成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合力。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助理总裁林锋分享“同筑绿色长三角,共谋美丽新发展——长三角绿色发展专委会简介”报告。林总作为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长三角绿色发展专委会秘书长,介绍了专委会成立背景、历程与职能定位,围绕生态环境市场化治理、政策成效评估等方面分享了专委会工作成果,指出专委会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助力长三角产业绿色协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国家未来,关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战略部署不断深入,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然明确,贵在知行合一,始终不渝,久久为功,让我们继续共同携手,奋力推进长三角区域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长三角方案”。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