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一、工艺流程
污水经厂外提升泵提升进入细格栅、旋流沉砂池,除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和砂粒。污水进入生物反应池,该池由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域组成。出水端设由内回流泵、剩余污水泵,污泥回流比50-100%,混合液回流比为50-150%,均回流到缺氧区。剩余污泥由泵送至储泥池,然后进入脱水机房进行离心脱水。
yyy2019.11.25
二、初始进水阶段调试情况
针对厂区联动调试发现问题的设备进行整改,开始自然驯化培泥。并管通水后,近几日水量基本在6万吨左右,进水COD平均在200mg/L上下,高为383mg/L,为94mg/L,进水氨氮平均在28mg/L,进水TN平均在30.5mg/L,TP进水平均在2.75mg/L,以上指标基本符合设计进水标准。但管内沉积的泥沙原因或其他原因,SS普遍较高,高达到568mg/L。
三、调试时间安排及主要内容
1、增加污水日进水量,完善正常化生产参数,脱水机房调试启用产泥。
增加进水至10万吨/日以上。厂区A、B座进水由堰门调节基本按1:2进水,A座开始连续进水调试。调整内、外回流比,制定相关生产运行方案,同时按实际情况针对出现问题制定应急方案。脱水机房阶段性完成整改,进入调试运行阶段,根据生化池内泥龄及沉淀池污泥性状,安排排泥计划,并按实际情况进行药剂选型及相关参数统计。预计7月中旬正常化产泥。
2、稳定出水水质,确保出水基本达标,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工艺运行参数。
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针对设计中的工艺控制参数是在预测的水量、水质条件下确定的,而实际投入运行时的污水厂其水量水质往往与设计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水量水质情况来来确定合适的工艺控制参数,以保证运行的正常进行和使出水水质达标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现场调试人员通过对调试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归纳,形成工艺控制参数:
生物反应溶解氧DO及氧化还原电位ORP、内回流比r、污泥回流比R、污泥浓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SVI、污泥龄SRT、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
二沉池表面负荷、泥位高度、污泥浓度MLSS、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
确定方法为:其中影响能耗大小的主要因素是进水水位的高低和污泥浓度MLVSS的大小,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DO和污泥龄SRT。提升泵房水位在保证进水系统不溢流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在高水位运行。用每天排除大海量的体积与集砂容积对比来确定排砂周期,排砂量体积小于集砂容积。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