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安装工程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模块化的高效污水生物处理设备,是一种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充分发挥了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强、动力消耗低、操作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的特点,使得该系统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工作原理——治理方法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工作原理——处理系统
源水--->调节池--->过滤池--->消毒池--->储水池--->排放当以小区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生化+消毒工艺,具体如下: 源水--->水力筛--->调节池--->生化池--->过滤池--->消毒池--->储水池--->排放上述工艺设施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设计成地上式或地埋式结构。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工作原理——药剂应用:
1).絮凝沉淀去除水中致病微生物
由于不能经常保证可靠地对水消毒,所以絮凝沉淀成了补充消毒的重要方法。张师鲁早在1958年就详细报道了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其中一篇报告讲述的是:在水中加柯萨奇A2病毒或白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并加入纯氧化硅微粒悬浊物,再用硫酸铝或三氯化铁进行试验,所得的结果是:①加硫酸铝(40~120mg/L)可去除水中病毒86.3%~98.7%,去除噬菌体93.5%~98%;加三氯化铁(20~40mg/L)可去除病毒96.6%~98.1%,去除噬菌体99.3%~99.9%,增加絮凝剂量,去除率可得到相应的提高。②硫酸铝去除病毒的适宜pH值是6.2~7.2,则当pH值升高时,病毒的去除率也相应提高。③当搅拌速度降低时,去除病毒和噬菌体的效率则稍有降低。④在重碳酸盐中(pH=8.6~9.0),用硫酸铝凝聚沉淀物中的病毒和噬菌物,经过1~2h的搅动,可分别析离出60%和10%~25%。⑤絮凝后在水面或水面下2/3深处取水样,其中检出的病毒和噬菌体的数目均无差异。Thorup等将大肠杆菌、噬菌体T和脊髓灰质杂病毒I型加到用膨润土配制的浑水中,用硫酸铝絮凝,发现当投加量适当时,可去除98%的微生物。再分别加人三种高分子絮凝剂,发现去除率没有出现明显的提高。又如Manwaring等用噬菌体MS2加有机物配制水样,加三氯化铁(60rag/L)絮凝,可去除噬菌体99%左右。但水中有机物含量多时,效果就要降低。Chaudhuri等用噬菌体T4代表DNA类的病毒,用噬菌体MSa代表含RNA类的病毒,加硫酸铝(50mg/L)絮凝,另外又投加四种助凝剂和絮凝剂进行比较,其结果是:①化学絮凝剂可去除水中病毒98.0%~99.9%。②水中钙和镁离子高达50mg/L也不影响去除效果。③水中有机物会影响去除效果。④阳离子型聚合电解质可以提高去除效果。
2).絮凝沉淀去除水中放射性物质
用絮凝沉淀消除放射性物质的程度由放射性物质的同位素组成及其在溶液中的状态决定。如果放射性物质被吸附在机械杂质上或者本身处于胶体分散状态,则放射性可被有效地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水的澄清度决定了放射性物质的回收程度。对于放射性物质的真溶液,絮凝沉淀的去除效果相当小。然而,在被处理水中存在分散杂质,或人工使水浑浊时,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工作原理——技术优势
由生物处理技术达到大型污水处理装置的效果,包括BOD,COD 及N,P都可由此生物方法除去。
特殊形状的生物载体有很大的比表面积,适合微生物生长,为大量的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基础。
由高效曝气系统提供给微生物氧气及湍流带动载体运动,使生物膜具有更大的活性和更高的效率。
生物处理技术和设备技术对水量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因此装置有高的稳定性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安装工程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