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1000立方米每天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我公司生产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可以用来处理生活、医院、养殖、屠宰污水。
生活污水里包括农村、小区、工厂生活、高速公路服务区、风力电站、光伏电站污水。医院污水具体水量请咨询客服,给您专业报价。
工程调试
① 培养阶段。启动进水泵,充满污水后投加接种污泥于速分生化池内,控制 MLSS 在 7 500 ~9 500 mg / L。开启鼓风机,从底部曝气,控制 DO 在2 ~ 4 mg / L,对速分生化池内的填料连续曝气培养,其间逐步提高微生物营养物质的投加量。
② 驯化阶段。采用低负荷间歇性的方式,通过进水泵向池内适当进水和接种污泥,每隔 6 h 排出池内污水并补充新的污水和营养物质,经过连续 10 d 的曝气培养后,发现填料表面已经附着了一层橙黄色的生物膜,形成了生物膜和生物污泥的混合体。经过监测各项水质指标和镜检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发现进口处以菌胶团、丝状菌为主,呈厌氧状态;接着出现草履虫、鞭毛虫等原生动物,呈厌氧、好氧状态; 出口处有钟虫、太阳虫、轮虫、线虫等后生动物,呈好氧状态,表明生物膜基本适应污水水质。此时,应停止接种污泥,逐步提高污水加入量,初始流量控制在设计正常流量的 10% ~ 20% ,根据出水水质检测污染物去除率,逐步提升至设计水量的 30% ~ 40% ,直到满负荷连续进水[7]。
③ 正常运行。污水从速分生化池进口处流入,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聚集到球体内部,球内外反复交替进行好氧、厌氧和兼氧作用,有机污染物、N、P 等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所吸附和分解,后使污水处理达到较好的效果,实现无污泥排放[8]。
1000立方米每天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基本上可实现无专人管理,运行过程中可不排泥或少量排泥,出水水质稳定。根据进水水量和水质特点,在污水处理前设置一套人工格栅,用以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物。污水重力流入预曝气调节池,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保证。经调节池均衡水质的污水由一级提升泵提升后以推流形式进入后续速分生化池。速分球以一定的方式排列在池内,池内布设曝气系统,一方面通过外置的曝气机进行污水扰动,避免沉淀物淤积,另一方面进行曝气充氧以维持微生物代谢活动的需要。速分生化池出水进入折流式消毒池,向池内投加一定量的次氯酸钠,杀死有害病菌,再通过多介质过滤器和石英砂过滤池进一步去除悬浮物、胶体、细小颗粒等杂质,保证出水达标排放或回用。本工艺运行过程中,速分生化池内剩余污泥直接排入污泥浓缩池,再由污泥泵定期输送到脱水机脱水,泥饼外运由有资质单位进行资源化处理。
2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① 人工格栅。由不锈钢栅条组成的框式结构,尺寸为 0. 8 m × 0. 8 m × 1 m。运行时污水进入细栅框,栅条直径为 6 mm,栅隙为 3 mm,粒径 > 3mm 的杂质被截留在格栅框内。细格栅约 7 ~ 15 d清理一次,通过提升链条提升,格栅沿导杆上滑,栅渣定期外运。该装置安装在调节池内,用于清除污水中大颗粒的悬浮物及漂浮物,以防止后续管道及水泵堵塞,同时有利于保护膜组件。
② 调节池。内部净尺寸为 8 m × 5 m × 5 m,有效容积为 180 m3 ,有效水深为 4. 5 m,水力停留时间为 8 h。调节池内设 2 台潜污泵( 1 用 1 备) ,单台流量为 21 m3 / h,扬程为 100 kPa,电机功率为 0. 75kW,2 台水泵 12 h 自动切换工作,故障时声光报警,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行。池内设穿孔管进行少量曝气,空气搅拌强度为 1 m3 / ( m2 ·h) ,曝气管面积为 40 m2 。本单元用于经格栅处理后污水的收集,起调节水量及均化水质作用,以保证进入后续系统的水量及水质的均匀性。
③ 速分生化池。速分生化池是本工艺的核心,采用分段式结构,分格设置,每格间设过渡水池,用于水流的再分配及运行多年后污泥的收集。收集的污泥基本上是无机污泥,可临时提升排至污泥池。生化池包括进水区、反应区和出水区,尺寸分别为 13. 5 m × 3 m × 3 m( 4 箱) 和 11 m × 3 m × 3 m( 1箱) ,有效容积为 328 m3 。池底铺设环形穿孔管进行曝气充氧,曝气管面积为 121. 5 m2 ,主管流速为 8 ~ 12 m / s,支管流速为 4 ~ 6 m / s。为了提高布水的均匀性,在池子进出口设置配水墙多孔配水。填料为速分生化球( 110 mm) ,骨架材质 PP,球内填充 30 ~ 50 mm 陶料滤料,总共 720 m3 ,空隙率为90% ,填料高度为 2. 7 m。为确保速分生化池出水磷能稳定达标,在此池内设置除磷装置( 间歇运行) ,根据设计流量,配套除磷剂加药装置,材质为PE,有效容积为 0. 5 m3 ,选用 2 台计量泵,流量为 0 ~ 15 L / h,扬程为 1 MPa,功率为 28 W。速分球通常分层平铺于反应区内,这有利于减小填料的水平角度,使配水更均匀,促进微生物和污染物充分接触,有利于有机物去除。速分生化法通常不需单独另设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施,也不需反冲洗设施,在污水生物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如进水、曝气、生物净化、污泥稳定消化、固液分离和出水全部都集中在速分生化池一个单元中完成。
针对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本工程选择了速分生化处理技术。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其大的优势在于将生物处理与固液分离结合在一起,使用速分球填料,在分离固液两相的同时,还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此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启动快、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管理方便、污泥产量少、占地面积少等优点,近来已逐渐为业内所重视并得以推广应用[1 - 2]。
1 速分生化技术
速分生化技术就是将流体力学中流离原理与生物接触氧化机理相结合并应用到污水处理领域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处理技术,采用速分球作生物膜载体,通过流离聚集和多相生物反应,完成固液分离、污水净化和污泥消解的目的[3]。速分生化法采用具有特殊结构的速分生化球作为生物膜载体,池内固定排列着一定数量的速分球,通过生物接触氧化和微生物食物链的分级捕食 将池内的有机物及含氮污染物去除[4]。
速分生化处理技术的核心是“速分生化球”,图1 为常见速分生化球结构示意图。主要采用特殊陶土、植物纤维及加入紫砂泥材料通过高温烧结而成的多孔径生物速分球,再通过外部加装 PP 多面空心球体,后在球体内加入配重砾石,使速分球体密度接近于水,悬浮于水体中。速分球直径一般为 10 ~ 12 cm,孔隙率约为 0. 6。速分球填充在速分生化池内,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和形成微环境的动因,它直接影响生物膜的生长、繁殖和脱落,影响厌氧、缺氧、好氧等生物环境的分布与变化,影响固液分离的效果。速分生化法在实际运行中基本不排泥或少量排泥,故其污泥龄( SRT) 较长,为了确保出水氮、磷达标,采用强化生物脱氮模式确保出水 TN 达标,并通过生物除磷方式去除一部分磷,剩余部分辅以化学沉淀方式去除[5]。目前,强化脱氮速分生化池主要有两种型式: 第种按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设置速分池,即反应池按水流方向设缺氧区和好氧区 2 个单元,并设置一套混合液回流系统; 第二种为合理布置曝气系统,调整曝气量,使生化池按水流方向形成厌氧、缺氧、好氧单元,以获得理想的生物脱氮效果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