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WSZ-A-F-4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鲁盛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过滤室埋设于地下,不占用地表空间,而且与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为一体,维修管理方便;
2、过滤材料采用泡沫滤珠,成本低廉,而且泡沫滤珠反洗时间较短,且滤料更换周期长,节约成本;
3、采用反洗水泵进行反洗,简单快捷。结构设计合理,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化学沉淀法除磷工艺说明
不锈钢电解抛光和铝件化学抛光产生的含磷废水均呈酸性,pH=l~3,在进水口放些石灰石起部分中和作用。研磨,去油生产线上产生的其它废水偏碱性,灰渣多,由于有较多的表面活性剂,CODcr也偏高,三股废水混和后pH=4~7,先流入调节池第1格进行预处理,沉淀去除灰渣杂物,定期清理,以免堵管塞泵损坏设施。
加药箱中间设有隔板,石灰先放槽一侧溶解,清液流入一侧并与废水管连接,这样可防止大石灰渣堵塞弯管。
采用熟石灰粉[Ca(OH)2]调pH用量大,且不便长期储存,与空气中CO2作用在潮湿时会生成CaCO3,消耗了活性钙。采用活性较高的CaO粉末,一般CaO质量分数可达70%~90%,添加量10~20g/L,pH值可调至10~12,待反应10~15mim后,再加PAM,如过早的加PAM,钙离子没有*释放出来与PO43-起反应就进入混凝反应中,部分CaO包在大分子团中未发挥作用就产生下沉,既浪费了原材料,又增加大量泥渣,以后CaO会反溶生成Ca(OH)2,使pH值上升,干扰外排废水pH值的稳定性。
WSZ-A-F-4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加药箱中反应为:CaO+H2O=Ca(OH)2,输入废水管中后钙离子与磷酸盐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10Ca2++6PO43-+2OH-=Ca10(OH)2(PO4)6↓,少量CaO微粒还继续反应,同时石灰还与废水中的碳酸氢钙反应生成碳酸钙:Ca(HCO3)2+Ca(OH)2→2CaCO3↓+H2O,废水中还含有大量SO42-也会与Ca2+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碳酸钙、硫酸钙均可作助凝剂,在混凝反应中产生共沉,有利各类有机杂物下沉。具体参见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在混凝反应池中,由pH计控制废水pH=10.5~11.5,在此氢离子浓度下磷的沉淀才有效,pH值低时可加大石灰水进量,反应10~15min后,磷酸根全部生成羟基磷灰石,再加入絮凝剂PAM立即产生较大矾花,使一些有机悬浮物、石油类吸附产生共聚沉淀,降低废水中的CODcr。废水在混凝反应池中由第1池流入第二池时,搅拌速度由快到慢,使废水的流速由0.5~0.6m/s减少到0.1~0.2m/s,防止增大的絮体破碎。经絮粒与絮凝剂继续碰撞,矾花尺寸进一步增大到0.6~1.0mm,达到重力沉淀的条件而下沉时,废水再自流入斜管沉淀池,为了增大沉淀面积,缩短沉淀时间,在沉淀区增设了60°蜂窝斜管,斜管长约1.2m,斜管上层保护水深0.8~1.0m,下层缓冲区为0.8m的布水区。布水区以下是45°~60°的污泥斜斗,深约1.6m,便于收集池内污泥。采用这种导向流斜管沉淀池过流率可达36m3/m2?h,处理能力比一般沉淀池大5~7倍。设计中将斜管内流速控制为0.5~0.7m/s,使下沉颗粒不易受紊流干扰而迅速下沉,达到固液分离。
加压式膜过滤
用于水处理行业的中空纤维微超滤膜中,内压式膜是水从中空纤维的内表面向外表面过滤,外压式膜是水从膜的外表面向内表面过滤。外压式由于驱动压力(压力泵及真空)来源不同,分为外压正压式和外压负压式(即浸没式)。微超滤膜也可分为压力式和浸没式两大类,压力式细分为内压和外压。
以生产外压式为主的厂家有:旭化成,Zenon(GE),Memcor(西门子),三菱、东丽、浙江欧美、天津膜天膜、东洋环境等。但许多外压式膜厂家同样也生产其它材质的内压式膜。生产内压式为主的厂家主要有Koch, Norit, 海德能、Membrana, Inge等。
内压式与外压式的区别如下:
外压式基本都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膜材质,内压式膜基本采用聚砜PS、聚醚砜PES为基础的膜材质。*,PVDF抗氧化性能力及机械强度远比PS、PES等材质强,是微超滤膜的趋势;
由于中空纤维内径较小,一般都在1mm上下,所以内压式膜处理污染程度较高的源水,容易发生内径堵塞。因此内压式膜处理高污染水质经常会有运行问题,尤其是MBR项目。在的浸没式MBR中,基本都是采用外压式MBR膜,而且趋势采用PVDF膜;
由于内径较小易堵塞,所以内压式膜的运行膜通量较低;内压式膜对自清洗过滤器的要求比外压式高;
外压式膜一般采用空气辅助擦洗,内压式膜一般只采用水反洗,比气水联合清洗效果差,反洗水量也大;
PVDF膜材质本身比PS、PES的亲水性稍差,但绝大多数PVDF膜厂家都对其PVDF膜进行过亲水性处理;
气浮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技术,它是通过某种方式产生大量微气泡,使其与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体或液体杂质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浮聚合体,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而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
浅层气浮是溶气气浮的一种主要方式。其装置集凝聚、气浮、撇渣、沉淀、刮泥为一体。整体呈圆柱形,结构紧凑,池子较浅。装置主体由五大部分组成:池体、旋转布水机构、溶气释放机构、框架机构、集水机构等。进水口、出水口与浮渣排出口全部集中在池体中央区域内,布水机构、集水机构、溶气释放机构都与框架紧密连接在一起,围绕池体中心转动。
据悉,在水处理领域中,早在1920年,C.L.PECK就考虑用气浮法处理污水,1930年瑞典某造纸厂曾试用一种将空气在压力下溶解于白水的水处理中,但上述实验结果均为公开发表和引起足够重视。
气浮净水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广泛。国内应用的气浮装置有分散空气气浮法、电解气浮法、压力溶气气浮法等(以下简称传统气浮法),目前压力溶气气浮法应用广。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