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日处理150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鲁盛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具有调节平衡作用的预脱硝池、一级生物A池、二级生物A池、生物O池、沉淀池和消毒池;一级生物A池上部安装有MnSO4定量加料装置,二级生物A池内有厌氧菌,生物O池内设有填料,填料上设有好氧菌,底部设有曝气坛;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提升泵通过污泥回流管污泥排放至生物O池底部,生物O池中的反应液通过回流管引流至预脱硝池中。
消毒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消毒池。
在所述生物O池填充有高效生物填料。
日处理150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
a. 混合污水(地面冲洗排水、初期雨水、生产排水和生活污水)重力流入混合污水集水池,污水在进入集水池前,设置了机械格栅,通过格栅的拦截作用,能够去除混合污水中直径大于2mm的固体污染物质,从而保护后续的工艺设备以及降低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在集水池收集后的混合污水,由混合污水集水池提升泵提升至调节池。
b. 气化污水、乙二醇污水经压力管道流入调节池,当生产装置发生生产事故,导致进水水质严重超标时,可以通过切换管道上的阀门,将事故废水送至事故池。事故池中的提升泵,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状况,将事故废水分批、定量的泵送至调节池。调节池污水经过泵提升进入混凝反应池,投加混凝剂PAC,同废水中的颗粒污染物发生电性中和、网捕及卷扫等作用,生成矾花,再投加碳酸钠到软化池去除硬度,在絮凝池投加PAM,通过高分子物质的吸附架桥作用,使矾花进一步增大。经混凝后的混合液在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后重力流入反硝化水解池,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c. 在反硝化水解池内,污水中的硝基氮通过反硝化菌的作用转化成氮气从污水中去除,一部分甲醇等有机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反硝化水解池的出水进入一段生化系统。
d. 一段生化系统选用IBR反应器,利用缺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大部分有机物降解成CO2、H2O及无机化合物;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联合作用,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进一步还原成氮气,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和总氮,经IBR反应器处理的混合液自流至二段生化系统。
e. IBR出水自流进入二段生化系统即MBR反应器,在MBR中,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CO2、H2O及无机化合物;清水通过膜组件抽吸泵直接从MBR膜中抽出,排放至成品水池;污泥则被*截留。MBR池中设有气提泵,将截留后的污泥混合液回流至IBR池的缺氧区A1中,完成反硝化作用,少部分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
技术优点
与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填料生物膜法相比,MBBR既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性和运转灵活性,又具有传统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泥龄长、剩余污泥少的特点。
(1)填料特点
填料多为聚乙烯、聚丙烯及其改性材料、聚氨酯泡沫体等制成的,比重接近于水,以圆柱状和球状为主,易于挂膜,不结团、不堵塞、脱膜容易。
(2)良好的脱氮能力
填料上形成好养、缺氧和厌氧环境,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能够在一个反应器内发生,对氨氮的去除具有良好的效果。
(3)去除有机物效果好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污泥浓度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5~10倍,可高达30~40g/L。提高了对有机物的处理效率,同时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4)易于维护管理
曝气池内无需设置填料支架,对填料以及池底的曝气装置的维护方便,同时能够节省投资及占地面积。
应用优势
1、高效的脱碳能力和*的脱氨氮效果
悬浮填料为优势生物菌群的大量繁殖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使其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增强,同时载体上丰富的生物菌群类型,增加了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性能,提高出水水质。同时载体上的生物膜污泥龄长,使得硝化细菌浓度升高,硝人化脱氮能力显著。
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与工程应用,证实该填料在脱碳除氨氮方面的确要比其他产品及工艺有更明显的效果,例在一试验中,我们分别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固定床(D25蜂窝填料)、接触氧化(φ150组合填料)、移动床(φ25多面空心球),移动床(φ25悬浮填料)五种方法来同步处理化粪池水,进水COD150~200mg/L,NH3-N100~130mg/L.。有效池溶相同,其中两种悬浮填料的填充率均为40%,固定床和接触氧化池填充率为70%且除活性污泥法外,其他4种方式均未作污泥回流。
2、占地面积小,抗负荷冲击能力强
悬浮填料生物膜技术的高效处理能力,使他在同等的出水水质要求下,进水有机负荷比活性污泥法提高2~5倍,相应的池容和占地面积可减少1/2~3/4;生物膜上高浓度的生物量以及附着生长的特性使反应池内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生物活性,能够抵御来水水质的波动影响,抗负荷冲击性强,确保出水水质稳定。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