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250立方米每天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输气管、曝气头、填料、提升泵、鼓风机;所述提升泵与调节池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位于调节池的一侧,所述接触氧化池位于水解酸化池的一侧,所述接触氧化池的数量为至少四个;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鼓风机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至少四个接触氧化池的底部,所述曝气头安装于至少四个接触氧化池底部的输气管上;所述填料悬挂于至少四个接触氧化池内,并位于曝气头的上方。本申请采用多级接触氧化法进行污水处理,有机剩余污泥产率近“零”,具有出水水质好、工艺参数易于控制、设备紧凑、占地少、易于自动控制管理等优点。
250立方米每天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主要调试要点
PH和处理水量:由于电镀工业园区已有废水分类收集、分质预处理,且是24小时连续处理,物化预处理总出水pH值可控制在7.0-8.5之间,重金属已处理*达标,满足进入生化系统的要求。生化系统前设置了中继收集池,容积有300m3,可确保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的pH值和水质水量相对稳定,为生化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曝气量:考虑到电镀废水中的CODcr和BOD5都较低,且BOD/COD<0.3或更低,总氮、氨氮又较高,为了提高可生化性及去除总氮、氨氮的需要又要另外投加充分的营养物(包括营养盐),好氧池的曝气量设置气水比约15-25:1,可保证去除有机物和硝化的需要。风机采用变频器,好氧池出水溶解氧值维持在2-4mg/L之间。
回流比:本生化系统MBR膜池污泥回流比按300%配置回流泵,好氧池内循环回流比按300%配置回流泵,总回流比达到600%。回流量控制分配厌氧:缺氧:好氧=1:3:6。一者确保污泥充分回流到活性污泥池保证菌群浓度(污泥浓度);二者通过好氧池回流到缺氧池保证缺氧池内的溶解氧在0.2-0.5mg/L之间;三者一少部分增量污泥返回到厌氧池内消化掉,减少外排污泥量;四者内循环将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回流到缺氧池发生反硝化反应以脱氮。
水中的碱度:除去水中的氨氮,要检测水中的碱度,确保与氨氮发生反应有充足的碳源(碱度),发生的亚硝化与硝化反应。废水中本存在一部分无机碳酸根,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产生CO32-和HCO3-提供碱度,当氨氮较高时还要另投加苏打(Na2CO3)或小苏打(NaHCO3)以提高碱度。
营养物:生物法去除氨氮是在指废水中的氨氮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终形成氮气,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好氧硝化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脱氮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而从废水中逸出。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是各种各样的有机底物(碳源),因电镀废水中有机物较低而总氮又较高,此时需要投加有机碳源,确保BOD:TN在4:1以上(或一般认为COD/TN至少为9)。
优点:
(1)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采用MBR工艺,可以大大提升活性污泥池的污泥浓度(生物菌群量),另不需要二沉池,所以可以大幅度地节约占地面积。
(2)出水水质稳定、透明度高:MBR膜能够截留几乎所有的微生物,尤其是针对难以沉淀的、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因此系统内的生物相极大丰富,活性污泥驯化、增量的过程大大缩短,处理的深度和系统抗冲击的能力得以加强,出水水质非常稳定。
(3)运行管理方便、维护简单: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高污泥负荷的情况运行会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出水不达标。而MBR工艺是用通过膜的抽吸来进行泥水分离,因此,污泥膨胀对于MBR出水的影响远小于传统工艺,因此运行管理非常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维护简单。
(4)泥龄长:膜分离使废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成分,在体积有限的生物反应器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大大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只有很少量的剩余污泥排放。由于泥龄长,更加适合世代时间长的微生物生长,有利于去除废水中难讲解的有机物质。
(5)动力消耗低:中空纤维膜所需的吸引压力仅为-0.1~-0.4公斤/cm2左右,动力消耗低,一般不需要污泥回流。
(6)抗冲击性强:当进水水量短时间内有较大变化时,可以考虑短时间加大膜的通过流量以达到缓解冲击的目的。当进水水质变化时,由于有较高的污泥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达到缓解冲击的目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成厌氧区、好氧区及MBR膜区三部分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加快污水处理的速率,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所述升降机构可以带动MBR膜组件升起进行维护及部分零件的更换,减少传统的维护步骤,且方便维护人员进行组件的维护,在保证人身安全同时降低维护费用;所述废气处理及循环装置对内部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减少直接排放到空气可能造成的污染,处理完后的气体可以进入到微孔曝气管向MBR膜组件充当介质的作用,大大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所述液位控制器、通讯模块以及远程管理中心的声光报警器,实现远程控制及监测的作用,减少人员日常巡检工作量,优化设备管理,所述溢流回水管当液位控制器失效时的第二保护装置,防止生活污水不会外流到外界,对外界造成污染。
MBR 的设计
MBR 中膜处理使用的超滤膜为热制相外压式PVDF 材质,共有两组膜池,分组有四座膜池,膜池的大小为3.2m×11.0m×4.3m,每座膜池的处理水量为370m3/h。
第组膜池的设计要点如下: 第组中的每个膜池含有五个模箱,共需要740 支超滤膜,通量是12.2L/(m2·h)。将膜池的曝气强度设定为20Nm3/( 膜元件·h),获得膜池中设备的参数。计算可知,每个膜池中含有两台Q=62Nm3/minP=49kPa 的罗茨风机; 四台Q=110m3/min H=150kPa 的产水泵。在实际的膜池运行中,每台设备运行十分钟,需要进行30s 的反冲洗,具体的反冲洗强度为30L/(m2·h)。因此,膜池中安装的反洗水泵参数为Q=230m3/h H=200kPa,每个膜池中安装两台。根据膜厂家对膜池的要求,技术人员还在膜池中安装了一套化学清洗装置,对膜池中的设备进行清洗与维护。
第二组膜池的设计要点如下: 第二组中的每个膜池含有五个模箱,共需要864 支超滤膜,通量是12.5L/(m2·h)。将膜池的曝气强度设定为425Nm3/( 膜箱·h),获得膜池中设备的参数。计算可知,每个膜池中安装三台Q=70.83Nm3/minP=49kPa 的罗茨风机; 四台Q=100m3/min H=150kPa 的产水泵。在实际的膜池运行中,每台设备运行十一分钟,需要进行一分钟的反冲洗,具体的反冲洗强度为34L/(m2·h)。因此,膜池中安装的反洗水泵参数为Q=250m3/h H=200kPa,每个膜池中安装两台。根据膜厂家对膜池的要求,技术人员还在膜池中安装了一套化学清洗装置,对膜池中的设备进行清洗与维护。
深度处理工艺
1 工艺流程简介
二沉池出水进入深度处理原水池,原水经提升泵加压提升后进入微催化罐,出水进入深度氧化池,深度氧化池出水经机械搅拌池和混凝沉淀池出水自流入(或出水自流进入深度处理2#原水池,经泵送至活性炭过滤器,出水进入)超滤水池,经过潜污泵提升后经过板式换热器升温(当水温在20摄氏度左右时无需升温,直接通过板式换热器的旁通)后经过自清洗过滤器降除去水中部分大颗粒悬浮物、胶体等,降低原水的浊度,其产水进入袋式过滤器、保安过滤器后进一步除去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保安过滤器出水进入超滤系统降低水体的浊度、悬浮物后,出水进入反渗透水池,超滤系统的浓水和反洗水进入深度处理1#原水池,超滤系统的产水经泵提升后经过一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过滤,出水经反渗透高压泵提升后进入反渗透系统,一级反渗透系统的产水进入清水池,一级反渗透的浓水进入反渗透浓水箱,浓水箱出水经增压泵、保安过滤器、二级高压泵增压后进入二级反渗透系统,二级反渗透系统的清水进入清水池,浓水进入浓水池,浓水送至低品质用水系统;清水送往动力用做循环水补充水。
2 进、出水水质
二期项目增项后,出水水质得到很大提升,其进、出水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
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使处理后废水的COD≤60mg/L、氨氮≤15mg/L、酚基本全部去除,各项指标均达到循环冷却水用水标准。不仅出水水质好可以回用,还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新水;而且该工艺还可以替代运行成本较高的絮凝药剂投加工艺,降低运行费用,为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带来新的变革。
A/O与人工湿地耦合工艺
本着“低耗、高效”的原则,既能有效去除污染物,又能降低运行成本,采用前端生化处理与后端生态处理相结合的工艺进行优化设计。根据冬夏气温差异处理工艺分两种运行方案:
(1)主要用以保障冬季低温时系统的正常运行。
前端生化预处理采用A/O工艺,包括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生态处理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首先污水经粗格栅、细格栅驱除较大颗粒的悬浮污染物,然后自流到A/O池内进行二级生化处理,流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整套工艺A/O为辅助处理工艺,作为二级处理工艺,A/O在功能上只起到一级或者一级半的效果,出水满足湿地进水要求;人工湿地为核心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
(2)夏季高温时,A/O工艺好氧段曝气量可调,只要采用微曝气工艺。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