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小型医疗污水处理系统
【鲁盛环保】小型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水处理系统和排废系统,水处理系统由多个设于筒体内的处理层组成,入水口设于装置底部,出水口设于装置顶部,由装置底部至顶部依次包括如下相邻的处理层:布水层、厌氧反应层、过滤层和清水缓冲层,处理后的水、杂质和气体通过排废系统排出。采用垂直式、逆势能的过滤方式,这样的过滤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地使水向上走而泥向下走,同时通过进水量的控制可以很好地控制废水在各处理层的停留时间,保证了处理效果,且废水连续供应,在一体化装置中一次过滤完成,过滤效率高,每日的水处理量可达20吨。布水层设有环形布水管和连接管,环形布水管上设有若干周边进水口,每个周边进水口上连接一根连接管,连接管均与中心进水口相连,也就是说连接管一端连接中心进水口,一端连接周边进水口,中心进水口和周边进水口处均设有布水喷头,布水喷头垂直向上喷水,喷入的医疗废水暂存于布水层内。布水层的目的是使经过过滤后待处理的废水进行均匀分布,中心进水口的孔径为200~400mm,周边进水口的孔径为100~300mm。中心进水口下连接有进水管,医疗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连接管和环形布水管,由中心进水口和周边进水口的布水喷头喷出,均匀布水在布水层内。
小型医疗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步骤:
a)收集于化粪池水池中待处理的废水,经上水泵送至Y型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布水层布水,通过环形布水管和布水喷头布水1.5~3h后进入厌氧反应层;
b)通过厌氧反应层的多菱形HDPE厌氧填料上面的厌氧菌进行厌氧反应5~7h,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产生CO2、H2O、CH4等气体,气体与废水一同进入缓冲层;气体经由排气孔排出;
c)废水经过缓冲层缓冲3~5h;
d)污水经过缓冲层缓冲后进入过滤层过滤3~5h;
e)过滤后的水进入清水储存层储存2~4h,然后经过管道式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后排入到市政污水管网,污泥由排泥管排入到化粪池。
有益效果:
1、采用两段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将多级土壤渗滤系统与传统分流土壤渗滤系统结合使用,使得二者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功能互补,达到不易堵塞、占地面积小、水力负荷承受力强以及运行周期长的优点,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整体效果。进行串联后,各单元在发挥自身作用同时,可功能互补,从而提高整体效果。
2、多级土壤渗滤系统作为前段系统,因其由土壤砖块层和渗滤层相间分布构成,能够有效削减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有机物、磷等污染物,大幅度增强后续由均质传统土壤渗滤系统构成的后段系统的水力负荷承受能力,降低整个系统的占地面积和建设成本,其中占地面积能有效减少到传统土地处理系统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3、传统分流土壤渗滤系统作为后段系统,在污水中容易造成堵塞的污染物被前段系统去除后,获得了较强的水力负荷承受力,在分流污水为反硝化提供了充足的碳源的情况下,利用其表面植物吸收、填料介质物化吸附以及微生物转化等作用,能够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氮,并对其它污染物进行深度净化,是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得到提升。
工艺的性能
(1)进水点的数量
进水点的数量会影响脱氮率的高低,随着进水点数量的增加脱氮率而不断提高,但提高的幅度逐渐变缓,在实际工程中一般进水点设置4个就足够,没有必要设置太多的进水点,设置太多的进水点可能会导致各区产生返混现象。
(2)进水流量的分配
进水流量的分配受制于碳氮比,对于碳源充足的进水,进水的流量将逐级降低,后一个分区的流量低;而进水碳源缺乏的进水,则进水的流量将逐级提高,后一个分区的流量达到大。实际上,对于碳源较低的进水,多点进水工艺的脱氮效果与A/O工艺的相差无几。
(3)缺氧、好氧的池容
缺氧、好氧的容积会直接影响多点进水工艺的表现。一个理想想的结果是每个分区的缺氧段都实现了充分的反硝化,好氧段都实现了充分的硝化。但事实并非如此,缺氧、好氧的容积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进水水质特征、出水水质标准是主要的因素。对于老的污水处理厂改造为多点进水工艺,一般各个分区中的缺氧、好氧的容积是相同的,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非对称的缺氧、好氧容积,各个分区的缺氧、好氧容积并不*相同,这样的优化设置会使总的容积尽可能小,节约建设成本。多点进水工艺在美国的应用实践过程中,一般缺氧区的容积占总容积的33~50%左右。
(4)污泥回流
在多点进水工艺中,污泥回流对工艺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不考虑污泥的沉降特性,通过增加或减少回流比会对TN的去除产生一定的影响。Daigger等的研究指出,对多点进水的污泥回流比等参数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使得多点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平均MLSS较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增加35~70%。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