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每天处理60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平流气浮池;平流气浮池的中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连接有MBR膜生物反应器;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内设有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下方为中空纤维膜;MBR膜生物反应器出水管的一端穿过中空纤维膜安装在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内部,另一端连接吸水泵。所述平流气浮池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高度不低于平流气浮池高度的三分之二。
由氧化池和过滤池及纳米曝气设备组成,使水与气高度相溶混合,超声波空化弥散释放出高密度的、均匀的超微米气泡,由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较普通曝气器产生的气泡小得多,因此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大,并且在能量的作用下,高能氧可以迅速溶解在水中成为高浓度溶解氧,因此氧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并且由于气泡的产生*是由超声波对气水混合液的作用生成,因此能耗小、噪声低。
每天处理60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废水处理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以热交换原理为基础的处理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在化学处理法中,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是: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而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处理单元则有: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析和反渗透等。后两种处理单元又合称为膜分离技术。其中运用传质作用的处理单元既具有化学作用,又有与之相关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从化学处理法中分出来,成为另一类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法。
生物处理法: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废水生物处理广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处理法,按传统,需氧生物处理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它有多种运行方式。属于生物膜法的处理设备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称自然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又名生物还原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使用的处理设备主要为消化池。
工艺特点
(1)不存在污泥膨胀,由于微生物是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脱落与增长自动保持平衡,故正常运行时无需回流污泥。
(2)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管理简单、剩余污泥产量少。
(3)水解酸化池中悬挂组合填料,提高了污泥泥龄和污泥浓度,有利于对污染物的去除。
(4)为使污水处理运行稳定,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部分设备采用自动控制。
(5)采用该工艺辅以微孔曝气,氧的利用率较高,运行成本降低。
处理工艺:
一、污水处理站设备一级强化处理工艺:
一级强化处理,应根据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要求和建设规模,选用物化强化处理法、AB法前段工艺、水解好氧法前段工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等技术。
二、污水处理站设备二级处理工艺:
1、日处理能力在二十万立方米以上(不包括20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也可采用其他成熟技术。
2、日处理能力在10~2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法和AB法等成熟工艺。
3、日处理能力在十立方米一下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滤池等技术,也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
主要构筑物、设备及设计参数
格栅池。总容积为58 m3/座,有效水深为2.5 m,设置两道格栅。粗、细格栅均采用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将污水送入水泵和主体构筑物前,需设格栅以拦截较大杂物,防止堵塞水泵及管道,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隔油池。总容积36 m3/座,有效水深1.2 m,地下式钢混结构,1 座。由于油易黏附且具有隔离效果,故设隔油池截留废水中的浮油,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效果。
调节池。总容积197.1 m3,有效容积138 m3,有效水深3.5 m,气水比10∶1。池内设曝气管,废水经曝气管中空气的搅拌可均化水质、均衡水量,并能保证水中的颗粒物不沉积于池底。
水解酸化池。厌氧折板反应器(ABR)的结构形式,总容积280 m3,有效容积205 m3。DO 控制在1.2~3 mg/L 之间,停留时间为9 h,有效水深为5.5 m。池底布置多排穿孔管,废水从池底进入,搅动池底污泥,保证废水与水解酸化泥充分接触。
接触氧化池。总容积230 m3,有效容积170 m3,有效水深为4.3 m,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池内填充弹性组合填料,填料上布满生物膜,采用鼓风曝气和微孔曝气扩散器充氧,填充率为78%,各串填料间的安装距离为50 mm。
反应絮凝池。为钢混结构,地上式,有效容积为26.8 m3,池中设有LJF-1700 型立轴式机械絮凝搅拌机1台,搅拌速度3.5 r/min,系统自动控制的PAC与PAM 加药泵向废水中定量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使废水中形成大颗粒易沉淀的矾花,通过沉淀去除废水中SS。
沉淀池。为钢混结构,地上式,与反应絮凝池合建。有效容积为89.2 m3,有效水深为2.4 m,停留时间为2.8 h。在絮凝池中形成的矾花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污泥抽至污泥池进行脱水处理,池内设斜管以提高沉淀效果。
污泥池。设1 座辐流式污泥浓缩池,钢混结构,有效容积为120 m3,停留时间为11 h。带式脱水机、污泥泵和加药泵各1台,浓缩污泥进入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
消毒池。为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为30 m3,有效水深为2.8 m,停留时间为1.5 h。池中投加次氯酸钠消毒杀菌,废水终达标排放。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