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每天处理100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潍坊鲁盛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产品概述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集一级生物反应器、二级生物反应器及膜生物反应器于一体,充分高效地发挥各个反应器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实现同步脱氮除磷,满足生活污水排放或回用标准;整套装置集成于箱体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大幅降低成本,建设方式灵活,地上地下均可施工,施工难度低,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利用回收后的净水对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反冲洗,并将冲洗后的污水再返回至沉淀池内,然后淤泥清理口定期清理淤泥即可,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利用,节约能源。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藝思路
针对处理低C/N城市污水面临处理效率低和运行能耗高的两大技术难题,结合驯化富集低溶解氧硝化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联用等关键技术,提出一种节能降耗深度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即生活污水分为两股依次进入两个SBR中,在第个SBR中,富集驯化低溶解氧全程硝化污泥,同时通过优化进水方式充分利用第股进水中的有机碳源,强化系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
在第二个SBR中,首先利用第二股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碳源将第个SBR反应器出水中的硝态氮还原为亚硝态氮,随后厌氧氨氧化菌以还原产物亚硝态氮和进水中的氨氮为底物进行自养脱氮,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的部分硝态氮可以在下一个周期中被还原为亚硝态氮而得到去除,使系统中不会发生硝态氮的积累,提高总氮去除率。
每天处理100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事项
(1)净化处理工艺:污水净化沼气池分合流型和分流型,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相应选取适合形式。合流型是指粪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混合收集,同时进入池内。分流型即粪便污水与其他生活污水分开收集,粪便污水进入第级厌氧消化池,其他生活污水则直接进入第二级厌氧池。
(2)污水量按本指南中1.1.2章节中选取。
(3)合流式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污水滞留期3~5天;分流式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第级厌氧消化池的污水滞留期为30~40天,第二级厌氧消化池的污水滞留期为3~4天。
(4)污水净化沼气池的进、出水液位差不宜小于60mm,后处理区在第格应设通风孔,孔径不宜小于100mm,以利于自然通风跌水曝气,营造后处理区的好氧条件,提高出水水质。
(5)产气率一般按池容产气率0.05m3/(m3˙d)计算。
(6)单户使用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池容30m3。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管理
化粪池的日常维护检查包括化粪池的水量控制、防漏、防臭、清理格栅杂物、清理池渣等工作。
水量控制:化粪池瞬时流量不宜过大,过大的水量会稀释池内粪便等固体有机物,缩短了固体有机物的厌氧消化时间,会降低化粪池的处理效果;且大水量易带走悬浮固体,易造成管道的堵塞。
防漏检查:应定期检查化粪池的防渗设施,以免粪液渗漏污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
防臭检查:化粪池的密封性也应进行定期检查,要注意化粪池的池盖是否盖好,避免池内恶臭气体溢出污染周边空气。
清理格栅杂物:若化粪池第格安置有格栅时,应注意检查格栅,发现有大量杂物时应及时的清理,防止格栅堵塞。
清理池渣:化粪池建成投入使用初期,可不进行污泥和池渣的清理,运行1~3年后,可采用用的槽罐车,对化粪池池渣每年清抽一次。
其他注意事项:在清渣或取粪水时,不得在池边点灯、吸烟等,以防粪便发酵产生的沼气遇火爆炸;检查或清理池渣后,井盖要盖好,以免对人畜造成危害。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流程
生活污水自流进入组合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经格栅池1去除树叶、生活垃圾等大颗粒固体废物后顺序自流进入地埋式厌氧池2、3、4、5、6,经厌氧发酵降低废水中的部分COD,并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后进入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
进入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时,首先经配水池9将污水均匀分配至后续多组纵向并列的人工湿地池中,然后在每一组人工湿地池中依次经过水解酸化池10、第球形填料池11、第植物吸收池(花盆池)12、陶粒过滤池13、第二植物吸收池(水浮莲池)14、第三植物吸收池(芭蕉花池)16、生态浮床及太阳能曝气池17和第二球形填料池18,经处理后的废水直接达标排放或者就近进入后续氧化塘进行进一步自然降解后排放或回用于农田灌溉或园林绿化。
格栅池1的四壁或部分壁上设置为水平格栅。第~第五厌氧池2、3、4、5、6和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采用钢混或砖混形式建设,设计时根据污水收纳区域内人口数量估算污水量,根据污水量和污染物浓度以及各构筑物的污染物处理负荷计算各构筑物的容积。
其中,格栅池1的四壁或部分壁上设置为水平格栅。这样将传统格栅池中的立式格栅改为水平格栅,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格栅中因清理不及时而造成的过滤面积小、过滤阻力大的问题。水平格栅的使用,大大的增加了过滤面积,延长了清理时间,可将清理时间延长为3个月以上。
第~第五厌氧池2、3、4、5、6的下部埋设于地表以下,且第~第五厌氧池2、3、4、5、6的下部设置为厌氧处理功能区,顶板采用现浇方式形成,顶板上方设置生态花坛8,生态花坛8的高度按人体学规律设计为高出地面40~60cm,并在生态花坛8的顶部四周设置突出檐口,宽度为10~30cm,并在生态花坛8的檐口及外立面设置大理石面板,使其成为一处休憩平台。
人工湿地的前段选用吸污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并选择过滤空隙率较高的球形填料、半软性填料等,在后段选择吸污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率较慢但根系较为发达的亲水植物,并设计过滤空隙率较小的陶粒填料将废水中悬浮物进行充分过滤并利用陶粒表面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去除,具体方式为,在后段设置水生浮床或采用钢架结构架空设计将陶瓷花坛部分浸泡于水中,使植物根系可直接从废水中吸收营养。
水解酸化池10内设置软性组合填料。第、二球形填料池11、18内设水处理用球形填料。第、二、三植物吸收池12、14、16内种植水生芭蕉等植物,直接将植物根系置于废水中吸收氮、磷等污染物。陶粒过滤池13内选用粒径为3~5mm的陶粒填料将废水中悬浮细颗粒物过滤去除。生态浮床及太阳能曝气池17内设计生态浮床和太阳能曝气装置,以增加塘内氧气浓度,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