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1吨每天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具有自动排泥功能,排泥量任意调节、排泥点任意布置、容易操作、免维护,有效解决了重力及污泥泵排泥的问题,能够保证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并且占地面积小,整个装置的运行费用低,节能环保。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自主设计的气提式污泥回流装置,该装置通过控制进气时间和强度来控制排泥流量及排泥时间,达到自动排泥功能,并且该装置排泥畅、无堵塞、且构造简单、节能、排泥量任意调节、排泥点任意布置、容易操作、免维护,有效解决了重力及污泥泵排泥的问题能够保证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污水处理设备主体上只设置了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MBR池,缩短整个设备的大小;每个水池均设置曝气装置,曝气管道上设置调节阀门,调节每个水池的曝气量;气提装置进气管道设置自动调节阀门,根据污泥回流和排泥不同的需要,自动调节气量大小;风机采用一备一用,轮流工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更换,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MBR出水进入清水池,并利用出水根据膜出水压力定期进行反洗,整个装置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
1吨每天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生物膜的培养
生物膜的培养实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处理系统中产生并积累一定量的微生物、使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其培养方式主要有静态培养和动态培养。
1.静态培养
所谓的静态培养是:为了防止新生微生物随水流走,尽可能的提供微生物与填料层的接触时间,为加快生物膜的形成,开始阶段为了避免由于废水营养单一,故每天一次以BOD5;N:P=100:5:1比例投加尿素、二胺、白糖等营养底物。首先将接种污泥(10%生化有效体积)和废水泵打入生化池内,然后开始曝气培养。生化池内填料的堆放体积按反应池有效容积35%~40%。静置4-5h不曝气,使固着态微生物接种到填料上,然后曝气1h,再静置2h,曝气1h,重复操作,4-5天后,填料表面已全部挂上生物膜,第6天开始连续小水量进水。
2.动态培养
经过6天的闷曝培养,填料表面已经生长了薄薄一层黄褐色生物膜,故改为连续进水,进行动态培养,调整进水量,控制溶解氧在2~4mg/L之间(用溶氧仪测定溶解氧)。约15天之后,填料上有一些变形虫、漫游虫(用生物显微镜观察),手摸填料有粘性、滑腻感,在20天以后出现鞭毛虫、钟虫、草履虫游离菌等原生动物。在经过20天的培养出现轮虫、线虫等后生动物,标志生物膜已经长成。可以开始连续工业运行。
目前,治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水污染已经成为当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污水的种类以及排放量越来越多,成分更加复杂多变,含有许多难降解的有机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巨大的危害,其中有些有机物具有致癌、致畸等作用,导致各种遗传病史。近年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外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氧化法、物化法和生物 法等。
1 氧化技术
氧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中, 现代氧化技术主要包括湿式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以及两 种或两种以上氧化技术联合等手段进行处理废水的技术[。
1.1 湿式催化氧化
湿式氧化主要是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废水进行预处理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在高温加压条件下将氧气变为具有强 氧化性的氧化剂将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氧化,使高分子有机物分 解为低分子化合物,或*氧化分解成 CO2 和水。 湿式氧化具有二次污染低、适用范围广、可回收能量和有用物料、处理效率高、装置小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工业废水的治理 中。缺点是该方法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因此需要耐高温高压、耐腐蚀的设备。
1.2 电化学催化氧化
电化学氧化法基本原理是使有机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主要作用分为两种,一种 是有机物直接被电极,另外一种为电极首先与水作用生产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随后羟基自由基与有机污染物反应,达 到降解的目的。研究表明电化学法处理有机污染物效果较好,可以对难生物消化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预处理,将其转化为可生物 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后进行自降解[7]。 该方法发生在水中,不需要另加催化剂,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方便、条件温和等优点,同时还有凝 聚、杀菌等作用。
设计特点
.1 光催化除臭
在污泥脱水间及污泥浓缩池设置臭气收集管道,利用风机将臭气抽吸至位于污泥脱水间三楼的光催化除臭装置内处理。装置占地小、安装方便、反应效率高、除味效果好、设备运行稳定,受各种环境和外在的条件影响小、操作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
2 滤液除磷
采用生物同步除磷脱氮工艺,为降低污泥浓缩的运行及投资费用,AAO池剩余污泥浓缩采用重力浓缩。但重力浓缩池因水力停留时间长,污泥在池内会发生厌氧放磷,如果将污泥水直接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将增加污水处理的磷负荷,降低生物除磷的效果。因此,应将重力浓缩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水进行除磷后再返回水处理构筑物进行处理。本工程设置多功能一体化净水装置两套,利用管道混合器投加PAC(投加浓度为30 mg/L)去除滤液中的磷。
3 采用生物炭滤池
生物炭滤技术同时具有过滤、活性炭吸附和曝气生物滤池的三重功能,活性炭填料上生长大量的微生物,使生物炭滤装置集生物降解、过滤和吸附为一体,先降解,再吸附。具有出水水质优良、运行维护费用低廉的特点,避免了活性炭吸附工艺活性炭耗量大的缺点。当经强化生物处理后水质达标时,可超越深度处理单元,以节约运行费用。
水解酸化池及AAO池
(1)水解酸化池
设水解酸化池2座,与AAO池合建,每座设计规模Q=2万m³/d。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座水解酸化池尺寸:L×B×H=39.2 m×9.4 m×5.7 m,有效水深H=5.2 m,水力停留时间HRT=2.3 h。水解酸化池出水采用三角堰出水。
(2)AAO池
设2座,与水解酸化池合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座设计流量为Q=2万m3/d。每座平面尺寸:L×B×H=87.5 m×39.2 m×5.7 m,有效水深为5.0m,总深度为5.7m,总有效容积为15 590 m³,总水力停留时间HRT=18.5h。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
污泥负荷为0.04 kg BOD5/(kg MLSS·d),混合液浓度MLSS浓度为3 500 mg/L,采用鼓风曝气。
厌氧区有效容积1 560 m³,水力停留时间HRT=1.86 h,工艺尺寸:L×B×H=8 m×39.2 m×5.7 m。设立式涡轮搅拌机5台,叶轮直径2 000 mm,N=2.2 KW。
缺氧区有效容积为2 100 m³,水力停留时间HRT=2.5 h,工艺平面尺寸:L×B×H=12.3 m×39.2 m×5.7 m。设潜水推进器2台,叶轮直径为2.5m,N=4.5KW。
好氧区有效容积为1 1920 m³,水力停留时间HRT=14.2 h,工艺平面尺寸:L×B×H=65.8 m×39.2 m×5.7 m。采用微孔曝气器曝气,每池安装1 620个,曝气器充氧能力为0.14~0.22 kg O2/(h·个)。
AAO生化池设混合液回流,回流比为200%~400%,每座设内回流潜水泵3台(2用1备,其中1台变频控制)。型号为:Q=2 100 m³/h,H=0.8 m,N=7.5 kW。池内设有DO在线测定仪,污泥浓度、MLSS浓度在线测定仪等检测仪表。在AAO生化池进风管上设蝶阀,根据DO在线测定仪检测结果调节、控制风机房鼓风机的风量。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