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每天处理15吨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潍坊鲁盛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污水首入用于储蓄污水的调节池,经抽水泵抽往漏斗状金属罐体体内,溢满的污水经过漏斗状金属罐体上部开口溢流到柱形体内,然后污水经柱形体下部的开口逐步溢满漏斗状池体,接着污水经输水管输往生物反应池底部,污水经过缺氧好氧反应后输往沉淀池,经过沉淀池的沉淀,清水输往清水池。
每天处理15吨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工作原理,该水力循环澄清池从漏斗状金属罐体底部进水管道进入,经抽水泵高速喷入,在入口管周围形成真空,吸入大约几倍于原水的泥渣量,经过泥渣与原水的迅速混合,进入渐扩管形的漏斗状金属罐体内,以及在柱形体内中进行混凝处理后进入漏斗状池体,由于漏斗状池体断面积的突然扩大,流速降低,泥渣就沉下来,清水上升溢流往生物反应池。
工艺流程
原水经调节池均化水质后进人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从而减少反应时间和处理能耗。水解酸化池出水进人A2O池池进行进一步的生化反应,发生碳氧化、硝化与反硝化、磷的厌氧释放与好氧超量吸收。该工艺段是整个工艺的核心工艺,大部分污染物在此去除。
通过MBR膜的过滤作用,实现泥水的有效分离。同时在该工段投加PAC,增强菌胶团的凝聚和吸附作用,提高溶解态磷的吸附与吸收,TP浓度在此进一步降低。
MBR池出水仍含一部分难生物降解的可溶性有机物,故通过臭氧强氧化将其*降解,以达到排放要求。臭氧及其产生的活泼自由基使发色基团中的不饱和键断裂生成小分子的酸和醛,从而使出水色度显著降低。
随后,污水中的病菌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被灭活,实现达标排放。
预处理及生化处理产生的污泥均排至污泥浓缩池进行减量化处理。
工艺
1)预处理,现阶段我国的一般污水厂预处理段采用两级格栅,即粗格栅和细格栅,对应栅条间距多为15-20mm,6-10mm,由于MBR工艺膜丝较细,为延缓堵塞,要求进水前增加一道1-2mm的精细格栅(膜格栅);而MBBR防止堵塞的机制在于填料和筛网之间水力学的良好设计,而非通过强化进水拦截;但新增膜格栅占地很小,一般污水厂均可以解决。
2)生物处理,现况工艺为SBR类工艺时,对于MBR路线,可扩建膜池,实现SBR转连续流运行;现况工艺为连续流工艺时,对于MBR路线,一般新建膜池,原有沉淀池废弃或做他用。而对于MBBR路线,其镶嵌式改造的特点,与两类工艺均能较好嵌合,且合理利用已有构筑物和工艺。
3)曝气系统,由于生物量的增加,一般情况下,两工艺路线均需对曝气系统进行改造,均需要采用底部曝气。
4)加药系统,两工艺路线对于加药系统均无明显影响,磁混凝部分需增加的PAM及磁粉投加系统可设置于磁混凝澄清池上部,无需改变原有加药系统及新增用地。
5)污泥系统,由于处理能力的提升,剩余污泥量及化学污泥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两工艺路线均需对污泥系统进行扩容。根据规范,一般的A2O污泥龄为10~20d,MBR污泥龄15~30d,即MBR污泥龄是改造前的1.5倍,而MBR反应池污泥量是改造前的2倍,故改造后剩余污泥量是改造前的133%,化学污泥量因除磷量的增加有略微上升;而对于MBBR路线,其等效污泥量为改造前的2倍,等效污泥龄约为改造前的1.7倍,故改造后剩余污泥总量为改造前的120%,化学污泥量与MBR工艺基本一致。
优点
1、污水处理效率提高,立式罐体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立式罐体内始终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经提升泵和进水管进入至立式罐体内的污水的冲击。
4、处理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立式罐体内在高度方向存在DO、BOD5浓度梯度,能够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适合于组合式构造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更为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主体设备只有一个由立式罐体构成的序批式间歇反应池,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