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池州市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包括把手、上盖、合页、处理机主体、排渣管、盖帽、支脚、绞龙电机、传动箱、安装座、固定管、出水管,把手的底面焊接于上盖的正表面,上盖的右端安装有合页,排渣管的左端面与处理机主体的右端面相焊接,盖帽的左端面与排渣管的右端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过滤填料回收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上设有处理机主体,所述处理机主体外壳的底面与支脚的上表面相焊接,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排入理机主体外壳内的滤水筛上,将水进行过滤,留在筛上的泥渣随着电机带动连接杆的震动,使泥渣顺着滤水筛向下滑落,通过绞龙的压缩进一下的排出水分,不会对污水处理造成影响。
池州市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主要构筑物设备及设计参数
(1)调节池
调节水质水量酸碱度及温度等。调节时问为8小时,为防止池底淤积.在池内设置2台潜水搅拌机调节池出水采用三台潜水泵提升进入水解酸化池。调节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池内安装2.0m高半软性填料。进水采用底部穿孑L管进水.通过进水的上升流速可将水解酸化池内的污泥呈现悬浮状态,以达到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的目的。出水采用顶部配水管溢流出水水解酸化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3)序批式反应池
SBR反应池SBR法的核心.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它既充当曝气池,又担当二沉池。此次工程中建设4座SBR反应池SBR池工作周期为12h,其中进水3h。曝气最大5h。进水2h开始曝气,沉淀2h,出水2h,排泥1h,待机lh。BOD容积负荷0.25kg/md,曝气时间比:0.416,气水比:10/1,进水BOD为180mg/L.出水30mg/L,总池容积为8448m,.污泥指数SVI为9O.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为3000mg/L。每周期单池处理水量1000m,。池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4)贮泥调节池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考虑SBR系统内污泥沉降性能良好,间歇运行方式不利于丝状菌繁殖.基本不存在污泥膨胀,故污泥处理采用直接脱水.贮泥调节池池浓缩贮泥于一池。对脱水机械起调蓄平衡作用。贮泥调节池总干污泥量1.28m3/d.产泥系数O.85.进池污泥含水率99.5%出池污泥含水率98.5%。贮泥调节池设计采用2组池子。单池有效容积为140m,.运行方式为单池间歇式运行。
特征
(1)当膜池区内的液位达到预设值时,驱动除磷系统、曝气管路系统和抽吸消毒系统工作;
(2)由缺氧区均匀分配进入好氧区的污水在反硝化系统、除磷系统和曝气管路系统作用下分别去除TP(总磷)、TN(总氮)和AN(氨氮)类污染物,然后进入膜池区进行MBR工艺处理,最后污水经过抽吸消毒系统消毒排出;
(3)在污水经过抽吸消毒系统消毒排出的过程中,根据污水流出MBR膜组件的压差大小控制清洗系统工作。
优点
1、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集装箱式外壳,集装箱式外壳上设置盖体,有效提升了好氧区曝气时氧气溶解效率与利用率;集装箱式外壳内设置相连通的缺氧区、好氧区、膜池区和设备区,使污水依次流经缺氧区、好氧区和膜池区,在此过程中,污水在好氧区内发生硝化反应后通过反硝化系统进入缺氧区除氮,同时通过除磷系统将好氧区内的污水除磷,从源头上消除了富营养化风险;曝气管路系统给好氧区和膜池区不仅提供了微生物反应所需的充足的氧气,而且防止了污泥沉积,使反应分解更充分;抽吸消毒系统将膜池区内的三次去除污染物后的污水再次通过消毒去污再排出,进一步减少了二次污染,提高了出水质量;根据需要运用清洗系统及时清洗MBR膜组件,而不影响其去污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出水质量;
2、采用将膜池区内的高浓度活性污泥输送至好氧区的气提回流装置,取代了传统的动力设备,节能降耗,促使污泥内部循环,保证了工艺效果;
3、MBR膜组件的顶部连接有出水清洗一体化管道,出水清洗一体化管道分别与抽吸消毒系统和清洗系统相连通,大幅简化相关管路设计同时实现了在线加药自动清洗功能,无需人工与离线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
4、采用集装箱式外壳结构,保证了设备的机械强度同时大幅改善了外观形状,增加了运输便利性,同时改善了设备美观性;
5、设备区内设置有含PLC控制单元的电控柜,PLC控制单元通过监控膜池区内的液位,并使之与设定液位值相比较,若达到设定的液位值,则驱动设备区内的除磷系统、曝气管路系统、抽吸消毒系统工作,同时,PLC控制单元监控压差变送器的压差信号,并使之与设定的压差值相比较,若小于设定的压差值范围,则判断MBR膜组件的污染程度较大,进而自动控制清洗系统工作,而停止抽吸消毒系统从MBR膜组件内抽水,同时停止除磷系统和曝气管路系统的工作,实现了污水处理的自动化监控操作,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6、好氧区内设置的环绕其底部的第一盘绕连通管道,第一盘绕连通管道上设置曝气盘,可防止污泥沉积还可为微生物反应提供充足氧气以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设置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能够为微生物、污染因子及氧气提供更广阔的反应场所,提升容积负荷与反应速率,提高系统抗冲击性;
工艺特点
①用分段法提高净化能力。生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有机物被吸附在污泥上或存在细胞内进行生物合成,这个吸附合成速度很快。第二阶段的生化过程以氧化为主,速度较慢。
②用加接触层的办法来提高沉淀池效率。对沉淀池的生物膜采取沉淀的办法,对细小的悬浮物采取滤层截留的办法,沉淀池区上升流速6.5~7.5m/h;澄清区停留15min。
③接触氧化工艺只需0.5~1.0h就可以达到活性污泥工艺8h的效果。主要靠生物膜,把氧化池分为两段,沉淀池加接触层,接触氧化池分离下来的污泥含有大量气泡,宜采用气浮法分离。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