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鸡西市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将厌氧工艺与膜技术结合,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沼气循环作为泥水混合的动力,确保了厌氧反应器内泥水充分混合接触。沼气曝气产生的大气泡促使厌氧微生物产生的沼气气泡被驱赶、聚并,便于与泥水分离。而且,沼气曝气形成的紊流条件,一方面保证了泥水的良好的混合,另一方面又对污泥进行剪切,使其细分散,增大了污泥的比表面积,加快了传质速率,为提高负荷、缩短停留时间奠定了基础。
有益效果
1、沉水式鼓风机布置于污泥池内,节省了设备安装使用空间。
2、水解酸化池中组合式生物担体填料布置于水解酸化池内,降解污水中的毒性物质和不溶性颗粒,提高污水中的可生化性。
3、MBBR池部分填充悬浮流化床填料,悬浮流化床填料的比表面积大,表面负荷高,单位体积内能保持较高的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好,能快速去除有机污染物,悬浮流化床填料保持了独立的兼氧菌和好氧菌共存的微生物环境,具有“同步硝化与反硝化的脱氮功能”。在相同的容积内,增大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规模。
4、MBR膜池内设置膜组件,膜通量大,固液分离效率高,膜池内污泥浓度高,减少了占地面积;MBR膜池内设污泥排出泵,将富磷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提高了污水中的总磷去除率;MBR膜组件的进气管和抽吸泵的入口管路上设电动阀,根据膜组件的运行程序自动启停;结合曝气管路压力传感器,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根据压力大小变频调整沉水式鼓风机的转速。
鸡西市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1)预缺氧区
通过预处理的部分污水(20%~30%)和污泥回流泵房的外回流进入预缺氧区,平面尺寸17.8 m×9.0 m,设计停留时间为1.53 h。为了保证污泥和混合液混合,同时防止污泥沉降,池内安装潜水搅拌器2台,单台功率4 kW。
(2)厌氧区
经预缺氧区的污水进入厌氧区,其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厌氧区平面尺寸17.8 m×13.0 m,水力停留时间为2.22 h。配置潜水搅拌器2台,单台功率4 kW。
(3)缺氧区Ⅰ
在缺氧区接受来自好氧区的内回流和部分原水(70%~80%),使好氧区内含有硝酸盐的混合液低能耗回流至缺氧区并与进水混合,使得反硝化反应得以实现,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平面尺寸27.4 m×17.8 m,水力停留时间为4.68 h。 安装潜水推进器4台,单台功率5.5 kW。
(4)好氧区Ⅰ
污水经过厌氧区、缺氧区Ⅰ后进入好氧区,通过曝气实现去除BOD、硝化和磷的吸收这三项反应。好氧区1平面尺寸34.0 m×28.0 m,单廊道宽度8.3 m,水力停留时间为9.14 h。
(5)缺氧区Ⅱ
污水经过好氧区Ⅰ后,进入缺氧区Ⅱ。 缺氧区Ⅱ平面尺寸28.0 m×9.4 m,水力停留时间为2.53 h。当碳源不足时,投加碳源(乙酸钠),以确保反硝化作用。
(6)好氧区Ⅱ
在缺氧区Ⅱ后还设了一段好氧区,平面尺寸28.0 m×6.0 m设计停留时间1.61 h。对曝气池出水进行曝气,保证二沉池DO不低于2 mg/L。该好氧区还有将由于碳源投加造成的BOD5进一步氧化,避免出水BOD5超标的功能。
(7)进水分配渠和内外回流系统
进水分配渠主要为实现多点进水而设置,通过在各进水点安装调节堰门,通过开启度调整,实现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Ⅰ三点不同比例进水。污泥回流渠承接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污泥回流比为50%~100%,通过污泥回流泵变频调节回流量。硝化液回流通过硝化液回流泵实现,硝化液回流比为100%~300%,通过硝化液回流泵变频调节回流量。
优点
1、实现沉淀过滤一体化,通过在过滤罐设置过滤层,过滤层上方设置净水区,在无显著增加水头损失的情况下,就地去除悬浮物。正常运行期间,污泥排出的同时,通过水位急速下降,同步完成滤层的正向冲洗,实现自动清洗,有效保证滤层截污能力;
2、本装置没有增加反洗水泵风机,且占地面积无显著增加;
3、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出均采用气提,气源来自于曝气风机,无新增设施,实现多用途使用,运行中通过电控设计(时间继电器+接触器)依运行需要灵活调整污泥回流周期与时长;
4、通过合理布置进出口位置和优化流态,通过水力混合实现缺氧区工艺需求,一方面无外设动力搅拌装置,降低了运行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控制缺氧区溶解氧,促进脱氮反应的高效运行;
4、通过实体运行分析,直接运行费用主要为电费,吨水运行费用为0.3元,维修费用几乎忽略。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