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忻州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置了沉降池能够对水质的初步沉降,能够去除水质中大量的沉淀物,通过提篮格栅、格栅板及膜组件的设置,能够对水质先经过粗过滤、细过滤,最后再超精过滤,达到对水质的高效处理,通过在杀菌消毒池内设置三个紫外线杀菌灯,将输送管缠绕在三个紫外线杀菌灯外部,能够对通过输水管的水进行长久高效的杀菌消毒,整体结构简单,通过提篮格栅、格栅板、膜组件及紫外线杀菌灯组合式对水质的一体化处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好。
忻州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污水生化系统
①膜格栅站
一座,平面尺寸为22.5m×15m。配置4台网板式超细格栅,单条渠宽1.6m,渠深3.5m,穿孔孔径1mm,网板宽度2.0m,单机功率=2.1kW,α=90°。平均流量工况3用1备,最大流量工况下格栅全部使用。
板式膜格栅需进行中压、高压冲洗。共设置4台中压冲洗水泵和2台高压冲洗水泵。中压冲洗泵运行与停止时间按1:1.5设计,并与格栅一对一配置,每台冲洗泵设置单独进、出水管道;高压冲洗泵按每台泵服务2台格栅设置,泵出水管道相连,互为备用,高压泵进水来自中压泵出水。中压冲洗水泵与格栅联动运行,高压冲洗水泵根据格栅堵塞情况或按时间设定启动运行。
②生物池
设计规模为10.5×104m3/d。共两座,每座分两格。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设计参数如下:低温设计水温8℃、高温25℃,污泥浓度6.0~8.5g/L,总泥龄26.4d;有效容积79200m3。厌氧池停留时间约1.1h,缺氧池一停留时间约2.6h,缺氧池二停留时间约2.8h,缺氧池三停留时间约4.4h;好氧池一停留时间约3.4h,好氧池二停留时间约3.8h。膜池~好氧回流比500%,好氧~缺氧回流比400%;设计最大供气量525Nm3/min;生化池水深5.5~5.6m;硝酸盐去除量0~16mg/L,甲醇设计投加量0~48mg/L。
③MBR膜池及设备间
膜池及设备间与生物池合建,共2座。单座平面尺寸58.6m×38.15m,其中单座膜池有效容积6640m3。每座膜池分为两个系列,每系列5格,每格膜线数1,每线膜箱数8,预留备用膜箱位置1个,共160个膜箱组件。采用PVDF膜。单个膜箱平均产水量656m3/d,平均膜通量16.56L/m2.h。单组膜面积1650m2。膜丝孔径0.3μm。设计参数:污泥浓度10g/L;膜池供气860Nm3/min。辅助设备间安装膜渗透抽吸泵、清洗泵和膜在线药洗系统及化学除磷加药系统等设备。化学除磷药剂采用液体聚合氯化铝,投药浓度10%。最大投药量(以商品计):130mg/L。膜清洗药剂采用次氯酸钠,预计用量670t/年。固体柠檬酸,预计用量74t/年。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应用范围
1、宾馆、饭店、疗养院、医院;
2、住宅小区、村庄、集镇;
3、车站、飞机场、海港码头、船舶;
4、工厂、矿山、旅游点、风景区;
5、与生活污水类似的各种工业有机废水。
优点
1、沉水式鼓风机布置于污泥池内,节省了设备安装使用空间。
2、水解酸化池中组合式生物担体填料布置于水解酸化池内,降解污水中的毒性物质和不溶性颗粒,提高污水中的可生化性。
3、MBBR池部分填充悬浮流化床填料,悬浮流化床填料的比表面积大,表面负荷高,单位体积内能保持较高的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好,能快速去除有机污染物,悬浮流化床填料保持了独立的兼氧菌和好氧菌共存的微生物环境,具有“同步硝化与反硝化的脱氮功能”。在相同的容积内,增大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规模。
4、MBR膜池内设置膜组件,膜通量大,固液分离效率高,膜池内污泥浓度高,减少了占地面积;MBR膜池内设污泥排出泵,将富磷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提高了污水中的总磷去除率;MBR膜组件的进气管和抽吸泵的入口管路上设电动阀,根据膜组件的运行程序自动启停;结合曝气管路压力传感器,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根据压力大小变频调整沉水式鼓风机的转速。
工艺流程
污水经格栅进人调节池后,经提升泵进入生物反应器,通过PLC控制器开启鼓风机充氧,生物反应器出水经循环泵进入膜分离处理单元,浓水返回调节池。反冲洗泵利用清洗池中处理水对膜处理设备进行反冲洗,反冲污水返回调节池。通过生物反应池内的水位控制提升泵的启闭。膜单元的过滤操作与反冲洗操作可自动或手动控制。当膜单元需要化学清洗操作时,关闭进水阀和污水循环阀,打开药洗阀和药剂循环阀,启动药液循环泵,进行化学清洗操作。MBR工艺是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有机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它利用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截留住,省掉了初沉池和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有效地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延长其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分解,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
工艺说明
在一级AR反应池进水端投加纳米复合材料一,通过反应池内快速搅拌作用,实现与污水的接触反应,充分吸附COD、氨氮、总氮;出水经管道混合器将纳米复合材料二与废水快速混合,再与纳米复合材料三于二级AR反应池内慢速搅拌,在此反应池内形成较大矾花,最终在CFC沉淀池模块中实现高效、快速的沉降,将大部分的COD、氨氮、总氮与SS去除。MDF多功能深床滤池对SS及残留纳米材料进一步去除,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采用两处回流,将CFC沉淀下的絮体进入到分流器分离,将分离的部分纳米材料回流至混合器的出水端,将分离的另一部分纳米复合材料污泥混合液回流至一级AR反应池进水端,并采用排泥泵对部分污泥进行连续排泥。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