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将A/O工艺与接触氧化工艺结合,提高了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装置中缺氧池与好氧池隔板的设置方式与好氧池中曝气系统的配合,可以在不额外增加水泵的情况下实现硝化液回流,节约了动力消耗,简化了管路系统。缺氧池和好氧池均安装立体弹性填料,提高了系统的微生物量,增强了系统的耐负荷统计能力,提高了系统反应速率。同时也减少了系统的排泥量。沉淀池中斜板的设置,污泥可自滑回流至好氧池,一方面提高了生化池的污泥浓度,提高反应效率;另一方面,回流的污泥进入生化池中继续消化分解,减少排泥量,可缓解污泥处置问题。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技术特点:
运行费用低: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化,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运行成本仅为电费
系统残渣少: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基本上已被自身消化,仅有少量的污泥排出
处理效率高:经反应器后,可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自动化程度优:采用PLC智能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使系统处于佳运行状态
商业价值高:大面积管理间可做商铺,精美广告位设计,利于商业投资、经营
可移动性好:采用模块化结构,根据污水处理量确定处理规模,现场安装
适应性强: 可广泛适应于各种场所,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适应范围:
1、村镇生活污水就地处理与回用
2、 旅游景区酒店餐饮、沐浴废水就地处理
3、 旅游景区厕所粪便污水处理
4、 纺织工业有机废水处理与回用
5、 化工行业有机废水处理与回用
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
1)将生活污水引入格栅井,经格栅井过滤后进入兼性塘;
2)兼性塘处理后的水进入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中填充有毛刷弹性滤料,所述毛刷弹性滤料的波纹丝丝长160~200mm,丝直径为2~5mm;
3)经生物滤池过滤后的水进入管状电解槽,所述管状电解槽的管壁为阳极,阴极呈柱状,位于管状电解槽的轴线处;
4)管状电解槽的出水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生物滤池底部的活性污泥向兼性塘持续回流;所述人工湿地的基质自下向上依次为粒径50-100mm的卵石层、粒径15-30mm的火山岩滤料层、粒径8-10mm的生物滤料层和粒径0.2-5mm的无泥粗砂层,所述人工湿地内种置有黄花鸢尾;
5)经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水进入生态塘,所述生态塘内种置有荷花、金鱼藻和睡莲,经生态塘处理后的出水排放至自然水体。
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
(1)厌氧水解一接触氧化一沉淀工艺。该工艺集格栅、调节(集水)、厌氧水解、接触氧化、沉淀等多种功能于一个构筑物之中(图1),厌氧水解区、好氧接触氧化区内悬挂填料。沉淀采用斜板或斜管,污泥自然回流,机电设备少动力节省。处理水量大时按混凝土池体设计,小水量时可设备化,工艺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好氧区采用接触氧化产泥量小,回流污泥在此也可得到好氧消化,因此系统外排污泥量少,可定期由环卫吸粪车抽出,环境卫生条件好。
(2)立体循环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BOD及ss的去除率均在90~95%或更高,COD去除率也在85%以上。合理设置曝气设备,在沟内形成交替的好氧、缺氧区。则硝化、脱氮效果优,在沟端增设厌氧区并使混合液回流至厌氧区充分释磷,还可获得相当的好的除磷效果。
立体循环氧化沟由上下两层沟道及沉淀区组成,上层沟道为好氧区,下层为缺氧区,在曝气设备的推动下水流在上下层内循环流动,沉淀区位于沟的一端,沉淀污泥可自动回流到氧化沟内,无需污泥回流设备。立体循环氧化沟与常规氧化沟相比节省占地面积约50%,结构紧凑,所需动力设备少,节省投资和能耗,运行管理方便,是适合我国现阶段中小型污水处理需要的新工艺。
(3)筒式A/O工艺。筒式A/O工艺由厌氧区、好氧区及沉淀区组成,厌氧区位于内筒,好氧区及沉淀区位于外筒,污水由泵提升首入厌氧区,经厌氧区后自流至好氧区,最后在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在沉淀区底部污泥自动回流到厌氧区。该工艺仅需要进水泵及曝气设备,厌氧区采用穿孔管布水而省去搅拌装置,因此动力节省,采用筒式布置形式使得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是理想的可设备化制造的紧凑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