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养殖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一、养殖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养殖污水主要特征
养殖污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即有机物浓度高COD高达3000-12000mg/l,氨氮高达800-2200mg/l,悬浮物多SS超标数十倍,色度深,并含有大量的细菌,氨氮、有机磷含量高。可生化性好,冲洗排放时间集中,冲击负荷大。
根据水质特点,先去除悬浮物与色度,采用混凝沉淀工艺,有机物、氨氮、有机磷采用生化处理,因污染物浓度高,从成本及处理效果考虑,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
二、养殖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① 调沉池。利用原有池体,尺寸为30.0m×30.0m×2.5m,有效容积为1800m3,砖混结构,由4个串联的单元格组成,HRT为12d,对SS的去除率为75%左右。
② 集水井。砖混结构,尺寸为2.0m×2.0m×4.0m,有效容积为12m3,配2台提升泵(Q=25m3/h,H=200kPa,1用1备)。
③ UASB反应器。UASB反应器是由3个独立单元组成的一个顶部敞开式钢筋混凝土池,尺寸为17.2m×6.0m×8.0m,有效容积为608m3,采用大阻力布水系统,每个单元由4根布水管组成,布水管安装在池底上方300mm处;三相分离器为两层箱式结构,安装在距出水堰0.9m处,每个单元安装2个。在每个三相分离器上有一个导气管,导气管与总气管之间用软管连接。UASB反应器的设计容积负荷为1.5kgCOD/(m3·d);HRT为4d,对COD去除率>80%。
④ SBR反应器。SBR反应器内设有膜片式曝气器(Φ215mm),所需空气采用2台鼓风机(1用1备)输送,单台鼓风机流量为5.9m3/min。池中还配置有组合填料,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结合的du特设计,既降低了剩余污泥的产量,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池尺寸为11.6m×6.0m×5.0m,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力停留时间为40h,有效容积为250m3,SBR的排水采用2台50m3/h的滗水器。
⑤ 化学混凝沉淀池。该池的主要作用是去除SBR出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色度。池体尺寸为6.0m×6.0m×3.5m,钢筋混凝土结构,分2格,一格为化学反应池,投加PAC和PAM药剂,并装有一台搅拌机;另一格为沉淀池,沉淀池配有圆筒式导流筒及排泥系统,采用穿孔水压式排泥。
养殖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三、养殖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工艺流程
1污水处理
污水首先经过收集进入格栅,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然后进入物化反应沉淀池,去除悬浮物、色度及部分COD。初沉池出水进入厌氧池,主要是将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降解成小分子污染物,小分子污染物在接触氧化池内che底降解。二沉池出水进入清水消毒池,通过消毒达到杀菌效果。
2污泥处理与处置
系统的污泥产生于初沉池、二沉池,主要为有机污泥,通过板框压滤机压榨后可作为肥料。
四、养殖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常规处理后的要求
1.清洁回用模式
清洁回用是以综合利用和提高资源化利用率为出发点,通过在养殖场高度集成节水的粪便收集方式(采用机械干清粪、高压冲洗等严格控制生产用水,减少用水量)、遮雨防渗的粪便输送储存方式(场内实行雨污分流,粪水密闭防渗运输)、粪便固液分离、液态粪水深度处理后回用和固体干粪资源化利用(堆肥、牛床或发酵床垫料,栽培基质、蘑菇种植、蚯蚓和蝇蛆养殖、碳棒燃料等)等处理利用方式,且符合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的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
清洁回用模式的特征就是干粪和粪水经过处理后被回用。整个工艺流程环节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高,每个环节都要能够稳定运行,才能实现回用目标。在选用具体工艺时,应该根据养殖场的养殖种类、养殖规模、粪便收集方式、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以及排水去向等因素,确定工艺路线及处理目标,并应充分考虑畜禽养殖废水的特殊性,在实现综合利用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低运行成本的处理工艺,并慎重选用物化处理工艺。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2.达标排放模式
达标排放模式是在耕地畜禽承载力有限的区域,大型规模养殖场通过控制粪水产生量和污染物浓度;粪水通过厌氧、好氧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及氧化塘、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固体粪便通过堆肥发酵等方式生产有机肥。
3.种养结合模式
种养结合模式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有机物作为生产加工有机肥的基础,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来源,同时种植业产生的作物又能够给畜禽养殖提供食源的一种循环发展经济模式,是nong业部提倡的四种发展模式之一。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