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300m3/d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
300m3/d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是一种模块化的高效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主要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利用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强、动力消耗低、操作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的特点,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处理。该系统集生物降解、污水沉降、氧化消毒等工艺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厌氧生物滤池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
过滤作用:填料截留过滤进水中的大的颗粒物和悬浮物。
水解作用:厌氧微生物将大分子的不溶性的物质水解转化为小分子的可溶性的物质。
吸收作用:厌氧微生物吸附、吸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一部分以沼气的形式通过U型水封出。
脱氮作用:将接触氧化床出水回流至厌氧滤池,厌氧微生物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回流水中的硝态氮并将其转化为氮气,以去除污水中的氮物质。
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设计特点
分散式处理方式,适用于市政管网未覆盖区域,具有灵活性、低成本、低污泥量等优点1。
采用厌氧接触工艺,通过内部设置的聚丙烯弹性立体填料,增加水与微生物的接触,提高传质效应,促进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化废水处理效率1。
二级厌氧接触工艺,保证有机物降解充分,系统稳定运行达标排放1。
设置污泥消化反应器,对沉淀污泥进行减量化处理,减轻管理与维护费用1。
采用生化处理工艺,集中去除BOD5、COD、NH3-N、SS、病菌等,适合医院等场所的污水处理2。
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技术
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的设计技术主要基于生物接触氧化法和A/O法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的设计技术集中体现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和A/O法处理工艺的优点。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生化处理技术,它利用生物膜法,通过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利用填料的比表面积大和池内充氧条件好的特点,使得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体量高于其他处理方法,从而提高了容积负荷。这种方法不需要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的问题,简化了操作和管理
A/O法处理工艺则是一种有效的脱氮处理方式,通过缺氧池和好氧池的结合,利用反硝化作用和硝化作用,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硫化物等污染物。缺氧池为脱氮处理而设置,通过特制的填料作为反硝化细菌的载体,与后续工艺中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结合,形成A/O法处理工艺,从而达到脱磷、脱氮的目的
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参数
处理能力:该设备的处理能力为每天5--1000立方米,这是一个常见的处理规模,适用于住宅小区、商业中心、工业园区等不同场所的废水处理需求。
进水水质:设备通常能够处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等多种水质。主要考虑的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等。一般情况下,进水COD应在1000mg/L以下,BOD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进水SS不应超过400mg/L。
运行周期:设备的设计考虑到连续运行与间歇性的需求,运行周期一般在24小时至48小时不等,可以根据水质变化智能调整运行模式,从而提高处理效率。
电耗和能耗:电耗是评估污水处理设备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的电耗一般设计在0.5-1.5KW·h/m³左右,设计中应尽量采用节能电机和合理的电路布局,以降低能耗。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