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250m3/d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250m3/d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名称通常包含“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或“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例如“250m³/d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或“250m³/d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的处理能力为250m³/d,即每天可以处理250立方米的污水。这种处理能力适用于中小型社区、乡村和旅游景区等污水处理需求不大的地方。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流程:
1. 在启动设备前,调试人员应先打开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然后启动进水提升水泵,将调节池中的污水输送至设备中。
2. 对于新调试或启动的设备,当水位升至设备体积的1/2时,应停止水泵进水。接着,打开风机进水阀,启动风机,并缓慢打开风机出风阀,向接触氧化池内曝气48小时。之后,再次启动进水提升水泵,将污水加入至设备体积的3/4处,继续曝气24小时。
3. 用手触摸填料,检查是否有粘状感,并观察水体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待填料上生长出一层橙黄色的生物膜后,方可逐渐增加污水量至设计水量。
4. 定期观察水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时应调整进水水量。
5. 观察二沉池的水流流态,确保出水堰集水均匀。通常每隔24小时需要排泥一次,排泥时打开排泥电磁阀,利用气提方式将设备二沉池内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6. 根据需要,在消毒池中加入消毒剂。二沉池来的水经过消毒剂加药罐,药剂部分溶解,以达到消毒目的。处理过的水在清水箱内停留约0.5小时后,即可达到排放标准,向外排放。
7. 设备调试完毕并正常运行后,系统将进入自动运行状态。现场操作人员可以将水泵和风机的操作切换至自动运行状态。由于电气操作控制柜是采用PLC自动控制程序,在设备出厂前已进行程序编制,运行时无需另行设置。
8. 用户应定期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以确保符合环保排放要求,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工艺特点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主要依靠AO生物处理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及氨氮。在Aji池中,高浓度的有机物促使兼性微生物活跃,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氮含量。进入O级池后,好氧微生物及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进一步净化水质。部分处理后的水回流至Aji池,形成循环,增强系统的脱氮效果。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集成
处理工艺集成:设备采用多级处理技术,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的过滤、水解酸化池预处理、接触氧化池生化处理、沉淀池去除悬浮物、污泥好氧消化等步骤。这些步骤共同作用,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净化
设备集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通常包括预处理单元(如格栅除渣机、毛发收集器)、初级处理单元(如沉砂池、沉淀池)、生物处理单元(如曝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深度处理单元(如过滤器、消毒池)以及污泥处理系统。这些单元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集成:设备采用的生物流化床工艺、A/O处理工艺、厌氧反应池、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竖流式沉淀池和竖流翻腾接触消毒形式等技术。这些技术集成在一起,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占地面积和管理难度
智能管理集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配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通过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污水处理过程,并根据需要进行智能调整和优化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主要技术
分离膜技术
分离膜技术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根据分离的驱动力和粒径,分离膜技术可以分为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微滤等类型。分离膜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占地小、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医药、化工和环保等领域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另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具体过程包括:
初沉池: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
接触氧化池: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通过吸附、氧化分解等作用去除有机物。
二沉池:进行二次沉淀,使处理后的水与污泥分离。
污泥池: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进一步处理
生物膜处理技术
生物膜处理技术利用细菌和菌类微生物在特定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生物膜。当污水经过沉淀池初步处理后,进入生物转盘区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净化。生物膜处理系统由多个功能段组成,如初沉段、污泥储存段、有机负荷和水力缓冲段、好氧阶段、二沉段以及过滤段等,这些功能段集成于一个池体内,实现污水的连续、高效处理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