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25吨/天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25吨/天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不断创新,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同时达到了除氮除磷和曝气均匀的效果。接触氧化过程的平均停留时间可超过6小时。设备结合了灵活性、稳定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提高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的处理效率;采用成熟的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操作简单,运转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该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确保污水达标排放。设备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即使在污水量和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处理效果。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的参数
处理水量: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水量范围较广,标准型设备通常处理水量为1.0 ~80.0 m³/h,超过80.0 m³/h时需另行设计。设计日处理水量也有多种规格,如20吨/天、30吨/天、50吨/天、1000吨/天、200吨/天、300吨/天等
进水水质: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进水水质参数包括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氨氮(NH3-N)和磷(P)等。例如,进水CODcr为400 mg/L,BOD5为250 mg/L,SS为200 mg/L,氨氮为30-50 mg/L,磷≤3.5 mg/L
出水水质:设计出水水质通常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具体指标如CODcr为50 mg/L,BOD5为10 mg/L
设备类型: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体化设备:将多种污水处理工艺集成在一个紧凑的装置内,适用于污水量较小且分散的场所,如城市小区、农村、旅游景区等
地埋式设备:安装在地下,不占用地面空间,适用于对环境美观度有较高要求的区域
组合式设备:根据需求将多个独立的处理单元组合在一起,适用于大型住宅区、工业园区等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升级
处理工艺的改进: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通常需要庞大的土建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升级后的设备将预处理、生化反应、沉淀消毒等环节集成于一个模块化装置中,通过智能控制和高效工艺实现污水快速净化。例如,采用AO(厌氧-好氧)、MBR(膜生物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等工艺,有效去除COD、B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甚至可直接回用于绿化、冲厕等场景
智能化和自动化:升级后的设备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流量、设备状态,支持远程操作与故障预警,减少人工干预。例如,特克斯县污水处理厂通过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污水处理各类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慧化运行,大大改善了县城水环境质量
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未来的污水处理设备将更多地融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诊断与自动调节。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设备能够自我优化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率,同时降低能耗与运维成本。此外,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也将推动设备性能的提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优点:
节省空间:设备埋于地下,不占用地面空间,方便绿化或其他用途。
运行稳定:采用自动化控制,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维护方便:结构紧凑,维护方便,故障报警系统能及时发现故障。
适用性强:耐冲击负荷能力强,适用于不同水质和水量变化较大的地区。
处理效率高: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
节能环保:能耗低,处理过程中不产生过多噪音和污染。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突破
新型低能耗地埋式MBR技术:这种技术将传统污水处理中的厌氧、缺氧、好氧三池合一,生化过程在一个池内完成,大大降低了能耗
新型无机—有机复合膜制备技术:这种技术提高了膜材料的性能,降低了膜材料的价格,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
高度智能化的远程控制系统技术:通过智能化控制,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变化,自动调整处理工艺,确保处理效果和运行安全
多重工艺协同净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多元工艺复合集成技术,通过初沉池、接触氧化池和二沉池的层层净化,高效去除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
紧凑设计: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各个处理单元集成在一个设备中,节省了大量空间,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
智能控制:设备具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质、流量等参数,自动报警和处理问题,操作简便且维护方便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高效性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了多种工艺,如A/O工艺、SBR工艺、CASS工艺和MBR工艺等。这些工艺的结合使得设备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确保出水水质达到相关标准。例如,SBR工艺通过间歇式运行,灵活应对水量波动,适合小型分散式处理,出水水质高,悬浮物几乎为零。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