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生物滤池是污水处理厂中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工艺,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结构组成
滤料层:是生物滤池的核心部分,通常由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的材料组成,如陶粒、火山岩、塑料等。这些滤料为微生物提供了附着生长的场所,使微生物能够在其表面形成生物膜。
布水系统:作用是将污水均匀地分布在滤料层表面。常见的布水方式有旋转式布水器、固定喷嘴布水器等。旋转式布水器通过旋转的喷头将污水喷洒在滤池表面,布水较为均匀;固定喷嘴布水器则是通过固定的喷嘴将污水按一定的角度和间距喷出,实现布水。
污水处理厂生物滤池
排水系统:位于滤池底部,主要用于收集处理后的污水,并排出滤池。同时,排水系统还起到通风的作用,为滤料层中的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气。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管道、集水沟等组成。
通风系统:良好的通风对于生物滤池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自然通风是利用滤池内外的温差和空气流动形成的压力差,使空气自然进入滤池;强制通风则是通过风机等设备向滤池内强制送入空气,以保证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
工作原理
生物膜的形成:污水流经滤料层时,污水中的微生物会逐渐附着在滤料表面,形成一层薄而黏的生物膜。生物膜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同时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等,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污水处理厂生物滤池
污水的处理过程:污水从布水系统均匀地分布到滤料层表面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渗透通过滤料层。在这个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与生物膜充分接触,被微生物吸附、分解和转化。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出滤池。同时,通风系统为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微生物的好氧代谢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类型
普通生物滤池:也称为滴滤池,是最早出现的生物滤池类型。其特点是构造简单,运行稳定,但处理效率相对较低,占地面积较大。普通生物滤池的滤料粒径较大,一般为 20 - 50mm,滤层高度通常在 1.5 - 2.0m 之间。
高负荷生物滤池:为了提高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和负荷,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高负荷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采用了较大的滤料粒径(一般为 40 - 100mm)和较高的滤层高度(通常为 2 - 4m),同时增加了污水的回流,使滤池内的生物膜能够得到充分的冲刷,更新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和处理效率。
塔式生物滤池:外形类似塔式,具有较高的滤层高度,一般在 8 - 12m 之间。塔式生物滤池的滤料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能够提供更多的微生物附着面积。由于其高度较高,通风效果好,污水在滤池内的停留时间长,因此处理效率较高,能够适应较高的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