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COD处理效果的四大因素分别是什么?
COD,全称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指的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简单来说,COD越高,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就越高,这些有机物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生生物缺氧甚至死亡,水质也会因此变得腐臭。更糟糕的是,一些有机物如苯、ben酚等还具有强烈的毒性,对水生生物和人体都有直接的伤害。所以,我国把COD作为重点控制的水污染物指标之一。
影响COD处理效果的因素:
1、营养物
一般来说,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已经足够微生物的需要,甚至还可能过剩。但当工业废水的比例较大时,就需要特别注意碳、氮、磷的比例是否满足100:5:1。如果污水中缺氮,可以投加铵盐;如果缺磷,可以投加磷酸或磷酸盐。
2、pH值
污水的pH值通常呈中性,一般在6.5到7.5之间。pH值的微小降低可能是由于污水输送管道中的厌氧发酵。雨季时较大的pH降低往往是城市酸雨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合流制系统中尤为突出。pH的突然大幅度变化,不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通常都是由工业废水的大量排入造成的。调节污水pH值,通常是投加氢氧化钠或硫酸,但这将大大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3、油脂
当污水中油类物质含量较高时,会使曝气设备的曝气效率降低,如果不增加曝气量就会使处理效率降低,但增加曝气量势必增加污水处理成本。另外,污水中较高的油脂含量还会降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严重时会成为污泥膨胀的原因,导致出水SS超标。对油类物质含量较高的进水,需要在预处理段增加除油装置。
4、温度
温度对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是很广泛的。首先,温度会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处理效果会下降。其次,温度会影响二沉池的分离性能,例如温度变化会使沉淀池产生异重流,导致短流;温度降低会使活性污泥由于粘度增大而降低沉降性能;温度变化会影响曝气系统的效率,夏季温度升高时,会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的降低,而使充氧困难,导致曝气效率的下降,并会使空气密度降低,若要保证供气量不变,则需要增加供气量。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