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设计的关键点
3.2.6 泵站设计应对泵站结构形式和材质、配套设备的选型,泵站的平面布置,泵站竖向布置和泵站配套仪表、电气和控制设备等分别进行设计。
3.2.7 泵站水泵选型应与流量要求相匹配,宜采用统一的泵型。
3.2.8 单台水泵功率较大时,宜采用软启动或变频启动,泵站流量和扬程变化较大时可采用变频调速装置。
3.2.9 对于排水泵站,宜设置潜水离心泵,雨水泵站,可不设置备用泵。
3.2.10 湿式安装的潜水泵,水泵宜配套电机冷却系统,干式安装的水泵,可采用IP54或以上水冷或风冷电机。
3.2.11 对于采用重力管网的泵站宜采用液位自动控制,采用压力管网的泵站宜采用压力自动控制。所有泵站都应具备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功能,并应具备自由切换控制方式的功能。
3.2.12 采用液位控制水泵自动开停时,泵池内高液位和低液位之间的有效容积应根据水泵每小时启停次数确定。
3.2.13泵站竖向高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泵站高和低水位之间的有效高度,由泵站有效容积和平面尺寸确定;
2 泵站低水位到泵坑底部的距离应大于配套水泵停泵高度;
3 多井筒设计的并联泵站宜采用相同的高和低水位;
4 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高水位,应与进水管管顶相平。当设计进水管道为压力管时,集水池的设计高水位可高于进水管管顶;
5 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高水位,应按进水管充满度计算。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