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污水处理在线>技术列表>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周期?

企业推荐

更多

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周期?

2025年04月29日 16:35:25 人气: 177 来源: 山东杰鲁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缩短污水生化调试周期的关键在于充分的准备和有效的操作方法。‌
 
  准备阶段
 
  ‌物料准备‌:
 
  ‌污泥准备‌:对于大规模污水处理设施,需要准备足够的污泥。理论上,投加后生化池的污泥质量浓度应控制在2500mg/L左右,实际运行时可以控制在1500mg/L左右。以一日处理1×10^4m³污水生化时间为12h的装置为例,调试前需准备含水率在80%的活性污泥约40m³‌。
 
  ‌碳源准备‌:调试前期使用大粪作为碳源,中后期使用淀粉或地脚面粉。大粪的COD折算比较困难,通常需要100~150m³的大粪‌。
 
  设备检查和维护‌:
 
  确保所有设备、管道、阀门等正常运转,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调试阶段
 
  ‌接种培养法‌:
 
  ‌接种培养法‌:将适量的活性污泥或专用菌种加入到生化池中,启动生化反应。初期需要监测菌种的适应情况,逐步调整操作条件(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确保菌种能够顺利繁殖‌。
 
  ‌自然培养法‌:利用污水现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渐繁殖。这种方法适合污水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较高、气候较温和的条件下。必要时,可在培养初期投入少量的河道或化粪池底泥‌。
 
  ‌具体操作步骤‌:
 
  间歇培养‌:将污水引入曝气池后暂停进水,开始闷曝(只曝气不进水的)。闷曝2-3天后,停止曝气,静沉1-1.5小时。然后再进入部分新鲜污水(水量约占池容的1/5)。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比上次缩短。当污水温度为15-25℃时,经过15天左右,可使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超过1g/L‌。
 
  ‌连续培养‌:分为低负荷连续培养和高负荷连续培养两种方法。低负荷连续培养是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后,停止进水,闷曝1~2天。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不排泥也不回流。等曝气池形成絮体,二沉池有污泥沉淀时,开始以低回流比回流污泥‌。‌
 
  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控制曝气量:在闷曝阶段,曝气量不能太大,控制在设计正常曝气量的1/2,否则污泥絮体不易形成‌。
 
  监测指标:通过显微镜观察污泥活性,监测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沉降性能、BOD、COD等指标‌。
 
image.png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